胡甫臣:活生生浮现于心的母亲形象

惊闻胡甫臣先生在今晨逝世,发出本文作为纪念。

胡甫臣先生1924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市。1938年开始在重庆参加学生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高级中学和中央大学经济系(此时迁在重庆)的读书期间,积极参与和领导共产党基层的地下工作。1948年在武汉地下市委领导下以银行职员身份,在新闻系统、既济水电公司、农垦处和中央合作金库等部门,同他联系的党员和群众,进行了保护资产、迎接解放的工作;当时还兼任了重庆《新民报》和《新民晚报》驻汉特派记者,武汉解放时曾巧妙地把解放军入城时的情况向尚未解放的重庆作了独家报道。
    1949后任《中南工人日报》编委,《工人日报》副总编辑,《中国工人》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党组书记。1986年离休。
    胡先生是《五柳村》的积极支持者,曾将一批他写的游记、读任建树《陈独秀大传》笔记和编辑的胡耀邦箴言、保健箴言等交给五柳村发表。现在又结合自己在党的生活中的经历,阅读了许多中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方面的出版的图书和报纸、杂志(均为公开时出版物),写出一批反思笔记。 总题为《一个老党员的反思笔记》,包含:
一、对刘少奇的再认识
二、对张闻天的再认识
三、对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认识
四、读薄一波历史著作的笔记
五、关于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
六、关于要资产阶级绝种的问题….等等
授权《五柳村》发布。欢迎网友引用、批评、质疑、补充和指正。
五柳村编制日期: 2003年08月19日 。

本文也是甫臣先生在五柳村发表过的一篇遗著。

我母亲是旧社会旧式家庭出身的普通家庭妇女,本来没有什么好记的。她活到“文化大革命”后85岁时才去世,在她那一代人中,也算难得的长寿了。但她具有中国家庭妇女的某些典型的习性和品德,她的形象经常活生生地浮现在我的脑里。她走后这些年,尽管自知文笔苯拙,很难把她那栩栩如生鲜活的形象描写出来,但一直还是总想把她用文字记述下来。

“药 王 菩 萨”

母亲嫁到我们家,从被称为二太太到被称为二老太婆,好多亲戚因为她总叫人吃药,总要给人医病,大家多用亲昵地给她取的外号称呼她。什么“药王菩萨”、“药娘娘”、“药婶”、“药妈”……周围庄户人家则多尊称她为“药王菩萨”。叫来叫去,“药王菩萨”这名字在周围几个乡里就叫开了,以致后来胡家的人也叫起来了。记得我小时候还未上学,有一天来了一个长胡子的“叫花子”(乞丐),一到大门口就看着我打起“莲花落”:

这位少爷眼睛鼓,

长大习文又习武;

你家太太心地善,

赏肉赏饭还不算;

看你病了还赏药,

真是药王菩萨下凡来……

我当时又觉得好玩又觉得奇怪,他“打”莲花落怎么把我们家的人都“打”进去了?其实,乞丐的莲花落都是即景随口编出来的。为讨赏,自然都是恭维的词儿多。但对一些恶富人家,也有贬语、幽默甚至责骂的段子。母亲给他端了一碗饭打发他走后才告诉我:“这个老叫花子每年都要转到我们乡一两次,每次来后都睡在对门鹰嘴岩的山洞里。去年那次来后,一睡进岩洞就病得起不来了。隔壁李二哥下地看到了,我给他熬过两碗药要你给他送去,等你给他送第三回时,就没看见人了。阿弥陀佛,今年他又来了,还记得你给他送过药,你自已倒忘得干干净净。那回的药看来还送对了,他才吃两回就好了。”有人在附近万寿桥乡那边听到过他专门为胡家二太太编的一个小段,他把母亲送药的事一编进他的莲花落,这几个乡的人便都晓得了。

有一回,我们远房有个叔父得了“湿瘟症”,这是重庆地方因雾大雾多气候潮湿很容易得的病,弄不好就会转为伤寒,得病后很不好医,还特别容易反复。重庆有好几个著名的中医都是因为善于医这种病才出名的。这个叔父因为病重,相信西医,住进了重庆一家著名的外国人开的医院。母亲听说已报病危,急急忙忙准备去作最后告别。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已决定要把病人推往停尸房了。她坚决不让,要求要等病人完全断气后再推去。在忙乱中,她主动提出去为病人买棺材。她走了好久,发现自己已走过了棺材铺。便又赶忙往回走,又走过了。她突然感觉,我对这条街,对这棺材铺,这么熟悉,怎么会老走过了呢?她本来就信佛、信神,突然一想,莫不是这病人不该死吧。她回到医院,果然病人还未断气,还在病房。但医院已不同意收留这个病人。我母亲断然提出,那我们走,到我家去,我们找中医治。我这叔叔家在场的人,本已焦愁得无法可想,只好听这位二嫂的安排,让她把死人当活人医吧。

在医院一切听医生的,到我们家后,一切听我母亲的。经过一个多月,居然完全好了。这一下在胡氏大家族中,大字不识几个的二太太把人从洋人医院停尸房拉到家里救活了,这不是药王菩萨下凡是什么?!一个妇道人家,敢把快要死的隔房兄弟拉到自己家医治,好大的胆子!好难得的热心快肠!

其实,在医疗问题上,我母亲从来十分自信。自信到常常有十分顽固的偏见,比如说,什么病她都相信自己有办法医好。她不相信西医、西药,对中医她只相信凉药派、温和派的用药,坚决反对用热药补药。小孩要吃个红枣,她认为那属热补性质,绝不允许。哥哥的小孩中,男娃大壮、女孩胡健都是她带大的,胡健这姑娘听话,叫吃药就吃;大壮就犟了,一说吃药就跑、就躲,婆婆可严了,不喝药就要打手板心,打了还非喝不可。实在太苦了,大壮便总是想少喝点,只要喝了一大半,婆婆也就说可以了,赶忙把拿在手里的糖塞进大壮嘴里。在性格上,她从来敢作敢为,她想做的事,很难能劝她转弯的。这次能把这个重病人医好,主要有两条她做得很好:一是重庆医这种病的几个名中医,她都轮流请他们看,并每次都自己陪病人去。她敢在名医面前根据她对病人病情的观察,或者和大夫商量不用某几味药,或者提出要用什么药的建议。大夫们对这位胡家二太太,也从不轻视,总把她当作商量对象。带病人看病回到家里,她还常常根据她对病人病情的判断,根据服药后的效果,参照几个大夫的用药,或者去掉几味药,或者增加几味药。药对了症,药效就好。二是她亲自热心护理,比如,要忌风,就不许出门半步;要忌嘴,她认为不能吃的东西,绝对不准吃;她认为不能多吃的东西,病人苦苦哀求也不行。结果,病情一步一步好转,没有反复。这自然好得快,恢复得也快。

母亲懂药会医,是因为她来自医药世家。我外祖父和二舅父都是做药材生意的,在川药帮口还小有名气。我大舅父自己开了一个中药铺,坐堂看病。因为有几味祖传秘方配制的成药,如医白喉的冰硼散、医痔疮的梅花膏等等。大舅舅在重庆虽不是什么名医,药铺就因为有祖传秘药却算是有名气的。在三个姐妹中,母亲是大姐;在兄弟姐妹中,她只比大舅舅小。她从小在帮助家人翻晒药材时就知药识药了,在大舅舅药铺看大舅舅给人看脉,更略知看舌苔、看眼睑怎么样找病根。只可惜不识字,不会号脉、不会开药方。但在外祖家中,这位大小姐却是以聪明、能干、好强出名。母亲嫁到我们胡家后,从城里到了乡下。她每次回娘家都要背些药材来,谁患病吃药,她常为人加点配点,亲戚中,附近农民中,听说谁有病,她总要给人家送点。慢慢的,胡家亲戚、周围几个乡的农民,都知道胡家有个二太太,虽说不会看病,但能医病。来请医病的人多了,来讨药的人多了,她从娘家背回那点药就不够用了。她便把附近几户农家的放牛娃找来认药,要他们放牛时顺便挖草药。她自己也常带着大壮、胡健在附近山坡采药。这样,我们院里的小石坝便常常成了什么川贝、半夏、甘草、夏枯花等等的晒药场了。

我上学后,人家来求医,我就成了她开药方的代笔人。她识字很少,但好多名中医的药方,虽然各有各的草体,我认得很少,她却认得很多。有时她也认不得,猜不出。她便把药摆开,对照药方,因为药她都认识,一下就把她还不认识的药方上的字认出了。要我开药方对我比考试还难,不仅很多药名写出来我认不得,要我写就更难了。她为了我写的别字多,专门到乡镇药铺去跟抓药的营业员说:“我开出的药方,你们不要计较别字,注意读音你不就能猜出是什么药了吗。”有很多药名的字都是她这个不识字的人教我的。有的是她拿了大夫的医方来教会我的,有的是我写出好多同音字,她认可后我记住的,有的是她说那个字像什么样子,我左写右写,她说像样了我才会写的。有味药叫鲜石斛(音胡),这个斛字我好长时候都认不得,写不出。我老不会写,把我这个聪明的母亲都想不出办法来教我了。最后还是到大舅舅药铺的时候,她指给我看,柜台上用水仙花盘养的就是鲜石斛,由大舅舅写给我看才学会了。还有味药叫川芎(音兄),要不是拿了大夫的药方指给我看,我怎么都不会认,怎么也写不出的。

有亲戚对我说:“你母亲是个心头有把火的人,谁家有什么事,哪回不是随请随到。要听说谁家有了病人,她还常常风风火火地不请自到哩!好人必有好报,这都是在为你们当儿女的积德啊!”胡家是个大家族,有人称赞她热心肠,非常欢迎她。也有人看不起她,还有的认为她多管闲事,说她是穷得到处去混饭吃。有个亲戚家中有人患病好久了还未好,我母亲就找上门去了。那家的女主人对她说:“这回你就别张罗医药什么的了。我刚在快上慈船庙里敬了香,许了愿。”我母亲也是信佛的,每个月还有一天吃素。但谁病了她总要叫人吃药,并且一定要吃她开的药。对这位亲戚的话,她一听就给她挡了回去:“烧香敬神能消灾,但药可不能不吃呀,神药两解嘛,哪能光敬菩萨不吃药?!”她的脾气是,不管你听不听她劝,她一到就忙着熬药,并且一定要守着你把药喝下去。有病她坚决主张吃药,没有病她去了也要人喝药防病。夏天要你吃消暑药,有客人办酒席要你吃消食药。许多人家的小孩都怕她去作客,因为她一去就逃不了要喝药。有钱人家要吃补药,她总是毫不让步大吵大闹同人家争辩,硬说吃不得。争不过,特别是长一辈的人,她也只好算了,有时甚至生气走了。但走时总不放心,还悄悄对他家里人讲:“你们要注意看着呀,不行就要停啊;要有什么事赶快来叫我。”

胡家老房子门前的大路,是个四通八达的三岔路口。胡家的老规矩,每年夏天都要在路口黄桷树下,烧一大缸老鹰茶(一种乡下最便宜的茶叶),免费供来往行人自取,叫做“施茶”。我们家在老房子住的时候,她一定要在这缸茶中,加点什么荆芥、薄荷、鲜荷叶。她说在大太阳下行走的人,哪有不中暑的,加点这些草药,好清暑解渴。

我有个隔房小叔叔,长期做外交工作。有次在他任驻英大使期间,回乡探亲,这位几十年都飞来飞去的人,自然是我们家的贵客。但一到屋,不问三七二十一,要他先喝一碗药。我小叔叔忙说:“二嫂也,我没有病啊!”她却把早就熬好了的药都端在手上了,她赶忙接嘴说:“我早就听说了,你们那个什么伧敦城,就跟我们雾重庆一样哩!雾大湿气大,先喝下你二嫂这碗去湿药!”小老弟只好闷口喝下了。喝完药,才端上家乡的醪糟荷包蛋。小老弟不敢说药苦,赶忙说:“多年不吃醪糟了,好香,好甜!”

我们家原来也是地主,但我祖父和父亲,书读得不好,都没啥本事,没做什么工作,坐吃山空,在我祖父手里便把田卖光了。所以,我们在家乡,没地没房。总是住在有空房的亲戚家里。但是人穷格式在,所以还是尊称她太太、老太婆,我们也被叫做少爷。我们家一般只在房边有块小地,由我母亲和姐姐种点小菜。但我们家常常有新鲜菜吃。这都是附近农民知道这情况,新的糯玉米熟了,第一批空心菜开采了,碗豆尖长成了,第一个笳子可摘了……附近农民总爱给我们家送点。即使是专门种菜卖钱的农家,母亲要给钱他们也总是不收的。他们会说:“你包医包药,跑前跑后把我的病治好了,我能下地了,请你尝点新,也是表点心意,要付钱就见外了,那我们家以后也不好意思吃你的药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又搬进城住了,我们家在南纪门,新修的马路直通较场口,从南岸我们老家一带过长江进城的人,都要经过我家门口。一直到母亲从北京回去,母亲总在门前人行道上放一条板凳,乡下进城挑粪的、卖菜的、收泔水回乡喂猪的……常有人在此落脚坐坐,让他们喝口水,有时也被强迫喝碗药,也有人顺便为她带点什么草药,卖菜的还有人丢下一把菜就走的。这是他们多年来同“药王菩萨”交往的自然联系,有的甚至已传给下一辈人了,他们要对别人说起我母亲,总喜欢夸大地说,我这条命是“药王菩萨”救过来的哩。有的说,我们一家人不知喝过“药王菩萨”多少碗药啊!母亲病中住医院期间,去探视的人之多,对医院,特别是掌握探视的门房,曾经有过一个小小的轰动:要去探视的人总向他们求情说好话,没有探视牌了还一再要求进去。门房也奇怪起来,反而向探视者打听:为什么一个没有工作单位、没有名望的家庭老太婆,会有这么多人来探视?这些人不进去看看总劝说不走,他们却几乎都有讲不完的非要进去看望的故事作为理由。那些不讲医院规矩硬要进去看的人中,除我们的亲亲戚戚外,也有她的这些老往来啊。他们求情的故事中,都硬要强调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啦,不让我进去看看怎么行?有的还说,我打包票,只看一眼就出来,这还不行吗?!反正乡下人,不讲医院规矩,只讲他(或她)的人情。守门的人说,真把他们没办法。

能 干 人

我母亲懂药会医很有名气外,还是个绣花能手,名声也不小。亲戚中谁家要娶媳妇嫁女,谁家媳妇要坐月子生小孩,都常常来接她去住些时候,为他们做绣花被面、绣花枕头、绣花门帘窗帘、绣花帽、绣花鞋……为新生的小宝宝做披风、做帽、做鞋、做胸前的兜兜……谁都以有我母亲的手工活为荣。她做的蝴蝶、蜻蜒、青蛙……不仅色彩斑烂,最令人叫绝的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她绣的花,无论是大朵牡丹或是小朵梅花,花瓣都色彩艳美,水灵灵鲜活如滴。特别受人称赞,特别引人要请她去做的,是因为出自她手的活,不管是被面、是枕头、是门帘、是窗帘,不管是帽、是鞋,是虫、是花,哪怕小孩一个兜兜,总是独一的,没有同样的。我儿子友平要上学了,要带个喝水的杯子,母亲就为他做了个装杯子的布袋子,就这么个小玩意她也为他绣了一朵花。她绣什么都爱独出心裁,从选料到形态到色彩,都总要有点变化,都力求创新。人类文明中最可宝贵的就是突破性的美好想像,她在无意中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我哥哥后来在艺术学校毕业了,在学校教美术,在乡下就算个小小画家了,但母亲要设计任何花样都从不请哥哥帮忙。她认为哥哥学的洋画,不懂她绣花的这种画。而她自己并不是画家,不会创作,她看到人家有漂亮的花样,都要收集来托下保存。她常常叫我帮她托画,她认为我学过写字,比她画得好。但我发现,我每次帮她托完画样后,她都要改动后才收藏起来。或者改变叶形,或者改变花形,有时甚至把几张画样,各取她满意的部分,重新组合成一张新的花样了。即使是走在街上,或去亲戚家赴宴,看到有什么新的样式,新的色彩,她都十分注意,她都要琢磨人家是怎么做成那样的。我祖母还说过我母亲怕碰到大脚妇女的笑话。说她走亲戚家,看女客就像看新媳妇一样,总要从头看到脚。早些年缠脚风气还占上风,放脚的常常被人嗤笑。所以大脚女人就怕人家看脚嘛。她们的心想的是:脚呀脚,你哪里不吃些筵席酒,你哪里不靠些板凳脚!所以母亲看不见她们穿的是什么鞋。但只要她看到有印象的,回到家里还常常要我把她记得的样式比划着要我为她画下来,我苯手苯脚的,很难达到她的要求。就像开药方我常写错字一样,她从来没有说过我,埋怨过我,总不让我为难,还安慰我说:“不要紧,大概齐就差不多了,我绣的时候自己会改的。”可见她花样虽说存得多,但花样并不能捆住她绣花的手。

我们家有各种绣花的工具。大大小小拿在手上绣的竹绷圈,还有特别请木工用硬木做的绣花大绷子。大绷子是绣大件绣品用的,绣时要把它架在两个茶几上,两旁的茶几上边都放着针线簸箩,各种颜色的丝线,由浅到深地一束一束整齐地排列备用。要用什么颜色的线,她总把丝线拿到正在绣的花样前,比了又比,看了又看,一直要把颜色搭配满意了才穿针开绣。有时,还要把细细的丝线破成几股才用。难怪人们形容谁工作细致,爱说就像绣花一样,这可真是细活,艺术活。

她绣花好,做帽做鞋样式多,有人便劝她拿到重庆最热闹的都邮街的大铺子去卖。这话她真听进去了,她抽空做了十来件。心想,管他的,拿去试试。人家不要,我就拿回来等哪家亲戚有喜事时送人嘛。没想到,店铺掌柜的一件一件翻看后,马上答应代卖。更没想到的是,才过两天,铺子里还派人来催货。说是才两天就全销出去了,还建议价格应定高点,说你这手艺比你用的料子更值钱啊。以后,她一有空就为这铺子做,十天半月总能做出一批,虽说数量满足不了人家的要求,这铺子却卖出甜头来了。人家也会做生意,在柜台的玻璃钢盒子里放个小牌牌,写了个“胡家绣品”。这以后,我祖母、我姐姐也加进来做毛坯,母亲光想样式,光做剌绣。有段时间,这还成了我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

大壮和胡健都同母亲生活过好几年,长大后又不时回去看婆婆,他们和婆婆都有很深的感情。他们都认为婆婆是他们最亲的人,最爱他们的人。硬叫喝药这本是苦事,可大壮回忆起来也甜。他说要不是小时候喝婆婆的药多,我怎么能够有这样健康的身体。至于真正甜的事,那就数也数不完了。大壮至今还记得婆婆带他在山坡采草药时,他曾找到过一窝十分漂亮的蛇蛋;婆婆带他进城照像时怎样被灯光吓得大哭,怎样亲热地贴在婆婆肩上照像;婆婆怎样买好吃的东西给他吃,有的现在都还不知道叫什么;他印象最深的是他穿的衣服是婆婆做的,他穿的单鞋、棉鞋都是婆婆做的,因为有婆婆,他从来没有打过光脚板,他好像至今还看到婆婆做的成串的各种鞋子挂在眼前。他们两人都看到在困难时期没有布票,婆婆却托人买了许多服装厂的碎布料,拚起来为大人做坐垫、做沙发垫、做枕头套,为亲朋好友的小孩做小提包、小兜兜。特别是听说大壮爱人正兰怀孕了,这可是她心里的大事了,胡家要第一次多一代人,所以曾孙胡波出世以前她就做好了百衲衣、百衲祆。胡健在乡下劳动,她担心会读不了多少书了,她就教胡健要学会自己用针用线,要学会自己做饭炒菜,将来好自食其力。婆婆也有些不顺心的事,胡健在被窝里就劝她要放宽心,孙女的话最能说到她心里。胡健在乡下插队,生活那样艰苦,还设法养个猪,卖了为婆婆买点土特产或者水果找人带去。有件事胡健至今想起还流泪,她曾跟婆婆说过等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要给婆婆寄去。可她拿到第一次工资时,已是婆婆去世的周年祭日了。正兰生胡波了,胡健给嫂嫂送去祖祖给曾孙做的小衣服,同时从乡下送回两只老母鸡,但大壮、正兰都舍不得全吃,还留下一只托人给婆婆送去了。可以说她老人家对我们都不曾有过的昵爱,却全都拥抱在孙辈身上了,所以祖孙两代的感情那么深厚,那么亲密。

文化大革命时母亲已回重庆去了,我儿子友平,因我们住牛棚挨斗,在学校、在院子里常被别的小孩当狗嵬子欺负。只好在家拿黑色粗棉线在一块塑料窗纱料上,绣毛主席像。这件粗粗的绣品寄回重庆后,母亲却当成宝贝挂在重庆家里的墙上,这不只是那屋里唯一的装饰品,而且每个客人来她都要用绣花人的心得意地向人夸耀:“我那个不到十岁的孙娃儿,能耐心数那么多针脚绣出来的呢,真有灵性!”这真像我们小时候,她逢人总爱夸我们爱读书一样。她认为这都是她的骄傲,这是她在再发财的亲戚面前都不矮人一等的得意之处。

母亲在炊事上,在胡氏家族中,在我们乡里,也小有名气。本来,一般有钱人家的家庭妇女,常常都有点灶上功夫。但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她又反对什么黄芪煨鸡、虫草炖鸭之类的补性药膳,本来没有多少施展才干的机会。但她做什么事都不喜欢老一套,总想搞点新花样,因此,她有几样菜做得特别好,可说是誉满全乡。炒菜中,无论是炒猪肝、炒腰花,炒肉片,她都能炒得特别嫩,配菜选得好,切工好,日常菜能做得叫人说特别好吃,这可真是个硬功夫,这也真显出川菜平民化、大众化能化平凡为美味的特色;她蒸的肉末蛋,肉末的稀稠和味道调得好,蒸蛋的老嫩火候掌握得合适,更妙的是她蒸蛋时还要放些做米花糖的炒米花,使这碗蛋别有风味;她特别有名的是尖刀丸子汤,不仅肉末调配的名堂多、花样多,特别是她总要放一点姜末,放一些孛荠末,没有孛荠时也要切点梨或苹果;丸子的形态上也特别,她不用手把丸子捏成园形,而是用刀尖把调好的肉末直接刮到锅中汤里,丸子成纺锤形,再加点碗豆尖,汤还清而不混,吃起来又嫩又脆又鲜又可口,都说这是她的绝活。亲戚家要是只摆两三席的小家宴,就常常请我母亲去住几天帮忙主厨。

我哥哥教书后,有一批党的外围组织的朋友,常常借口来吃伯母的尖刀丸子到乡下来开会。这些平时吃公共食堂的青年男女,对母亲摆出的一大桌菜每次都总是赞不绝口的。

川菜一绝当中包括了咸菜,全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中,只有川菜的筵席上有咸菜的地位,像做扣肉的水盐菜,像誉满全川的酸菜鱼,,像肉末炒泡江豆,像当冷盘直接上桌的泡菜……四川是家家户户都有咸菜。我母亲也可算是能手,但当人家称赞她时,她总是说不敢当!这她不是客气。她常常在我们面前称赞卢州有钱人家的姑娘。出嫁时赔嫁的咸菜都是几十坛,一直要吃到她死时办丧事的酒席上还有她赔嫁的咸菜。但在我们心中,她做咸菜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人家做水豆豉都用黄豆,做吹(干)豆豉用黑豆,母亲还用豌豆做水豆豉,硬是另有一种风味;她做的豆腐乳,包的叶子选得特别好,用的香料不只是花椒,还加上八角、茴香等放在中间,总要密封一定时间才吃;说到家家都有的泡菜,我们家却是人家很少泡的菜都拿来泡。她真是什么都不愿照老皇历办,连做个咸菜也要求新。我那长期做外交工作的小叔叔回乡探亲,我母亲问他:“你在国外住洋房、吃洋食,日子过得安逸么?”我叔叔回答她:“二嫂啊,长期在外国,看不见家乡人,吃不上家乡菜,生活上可是受洋罪哩!”母亲就专门托他们外交官给他带过豆腐乳、豌豆水豆豉和节节菜(家庭精制榨菜)等。

我母亲来北京同我们住的那几年,正是闹大跃进后最困难那段时间。她独出心裁做过几件至今全家还常摆谈的事。

有件令人惊叹的事,是有一次一位亲戚因为我们家住在市中心,相约在我们家里相亲。困难时期嘛,大家都自觉不在别人家里吃饭。我们也没有要求母亲准备饭。但母亲知道这事后,客人来那天,她一个人摆出一大桌菜要留人家吃午饭。原来她头天就到街上买了点当时能买到的东西,那时是很难买到什么的呀,又加上她平时储存的可以做菜的干货,摆出了一桌酒席。事后我说她本来可以不必这样的,她却大声地给我顶了回来:“哪有相亲都不请人家吃顿饭的,你这算什么亲戚!”

有一天,她不知在什么地方碰到了卖石磨的,竟买回来一个小磨子。小得像个小雕刻品,不用磨担,一个人一只手转磨,一只手添料,操作倒也方便。最先我们都觉得买个这玩意儿有啥用呢?但她已经买了,小孩子进商店还要买个玩具什么的,只当是老人家喜欢,也算她买的一个玩意儿吧。她可当成是为家里添了一个重要的工具。你们不是说没有用嘛,当时我们的级别叫糖豆干部,每月配发得有白糖和黄豆,她不但磨出了豆浆,还做出了那时在北京从未吃到过的四川豆花,让全家都又惊又喜。她用水泡的糯米磨成浆滤干,成了四川的汤元面,做出汤元,吃起来细软滑润,再不像过去北京元宵那样又粗又硬了。她还把黄豆炒熟后磨成细粉,加糖混合,作为不包心的醪糟小汤元的拌料,在四川叫麻柳焦汤元,吃起来又香又新鲜。没到过四川的小孩吃到婆婆这些川味小吃,自然特别感兴趣,特别高兴。

困难时期,最大的困难是吃不饱。大人还好办,母亲特别疼爱两个孙娃。看到他们那个馋像,她怎能忍心啊,全家的点心票,她总是偷偷买了只给他们吃。她有一次在附近华侨大厦的餐馆后院,发现他们杀了鸡后,把鸡肠子等内脏丢在垃圾桶里。她问人家还要不要,得知人家不要了,她真高兴坏了。她每天去拣回来,用筷子把肠子翻过来泡在盐水中洗干净后,像做卤肉一样,放上各种卤菜用的香料,煮得满楼飘香(当时我们是办公楼当宿舍,在走廊上做饭),让两个孙娃得到了意外的美食。

为了两个小孙孙,母亲真是想尽了心思。吃鸡蛋难,她就去大的菜场挑选了两只下蛋的母鸡,设法养在洋台上。没多久,还真下蛋了,全家都高兴。但机关为了卫生,为了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不准养鸡养鸭。我生硬地一定要她杀掉,她坚决不干。第二天下班回来后,她有意生气地骂给我们听,说有人偷了我们家的鸡。过不了几天,饭桌上又有鸡蛋吃了。两个小家伙知道婆婆的秘密,原来是寄养在大院里一个住平房的人家了。这也是母亲的一个特长,她走到哪里都很快就有朋友了。来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她和宿舍区里的人却有好多家都熟了。她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竟是语言最难相通的说江浙语系的老太太,原来她最相信母亲的医道。鸡就是养在她们家里。

机关大门前的人行道上,留了一小块土地,可能原来是规划种花的。但新房盖好后没有人管,长满了杂草。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信到重庆要了些冬苋菜籽,自己用火铲(代替锄头)把草除了,撒了冬苋菜籽,竟让我们吃到了多少年想吃而在北京吃不到的冬苋菜。而这更是她的异想天开,她把我们四川冬天才长的菜,硬在入冬前种出吃上了。人家老了,特别是老太婆,就不爱动了。她却总是好动,游北海公园已游完一圈,她还不休息就硬要爬上山看白塔。真不愧是山在城里、城在山上、出门就爬坡的重庆人。上面所说的事,更是她不仅是脑子好动,身子也好动的天性。是的,她不是一辈子坐靠人家吃闲饭的。她总是自己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辈子都是她自己作主硬干出来的。同一大楼的人,竟没有嫌这老太婆不安份多事的,还夸奖说这老太太真能干!

坚 强 的 脾 气

在娘家时,母亲就是说得起话的。大舅舅虽是老大,但对人特别温和,脾气真好,对这个个性强的大妹子,更是从来就让三分的。药铺的药,她要拿什么总是随她的意的。祖传秘方勾兑的药,即使快卖完了,还没到再兑做的时候,她说乡下某家有病人需要,要拿两盒就拿两盒,大舅舅从不说二话。三舅舅信神信佛,迷恋天国,又不会干什么事,在家里最说不起话,自然不在大姐话下。两个妹妹,从小就和大姐穿一条裤子,是家中女党。各自出嫁后,来往最亲密,什么都一鼻孔出气。只有二舅舅,为人精明,生意做得大,做得好,最富有,气最粗。他表面上也尊敬大姐,其实,母亲在他面前好像要不矮三分他也是不依的。

母亲嫁到胡家后,生有一女二男,父亲前妻还留下一个弱智女儿。我父亲在我才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去世没几年,祖父也去世了。祖母在胡家也曾是能人,烧菜绣花有名之外,还会一种拿专用的麻刀绩麻,有专门可转动的铁陀搓捻麻线,很多人会扎鞋底不会搓捻麻线;会做鞋不会绱鞋。但我祖母会搓会绱,并且都做得很好。特别是为人厚道、公正,威望高,谁家要有了什么家庭纠纷,胡族亲戚间要有了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总希望把我祖母接去住几天,帮忙把不和的气氛平静下去。我们家里的事,她一切听任母亲去干,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声张,对母亲的急脾气,她能忍让,从不直接争吵。母亲对我们严厉,就像一般家中的父亲;祖母对我们特别慈爱,什么都将就我们,我们爱吃什么,她总要想法满足。生病不准吃什么,祖母常常出面讲情,甚至偷偷给一点。祖父卖田时,在城里买了一个院子,叫花朝门。由一个小院、一个大院组成。母亲一个寡母,就靠了这点家产,养活我们一家六口。为经营这个家,她能干就是能想出好多办法来对付。在城里住时,从来只住前门的小院,把第二道门内的大院出租,这可以多收点租金。后来搬到乡下去住,也是为了乡下房租少,把城里房子租出,可多有点钱养家。她有个主意,一定要让我们俩兄弟上学读书,决不能让我们走祖父和父亲的老路。因为只有这么点收入,便只好牺牲两个姐姐,她们就都没有读书。这也是她重男轻女的思想必然要这样处理的。

不管怎么说,同时要供两个孩子读书,这也太困难呀。我记得最先我进城上学,是改名换姓,假冒我外祖父家的人,以便进江西会馆在重庆办的学校,这可免交学费、伙食费和住宿费。我记得哥哥比我大六岁,他读毕业班,我发蒙读一年级。我那么小就离家去读住宿,主要是有哥哥带我。除上课进教室外,现在的记忆中好像只是什么都跟在哥哥屁股后面。他毕业走了,我只好回到我们南岸马家店小学读书,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亲戚家。后来借住有困难了,母亲和二姨妈商量,进城到了朝天门重庆市立第二小学读住宿,星期天回二姨妈家。

我在市二小读完第六年级上学期时,正逄秋季招生。我的级任老师说我成绩好,可以用同等学力去报考初中。那时候,老师的话可管用了。我给母亲一说,她非常高兴就答应了。但她和二姨妈一商量,说一学期要缴三十多块大洋的学杂费,每半年就要一次拿出这么多钱,那是我们两家合起来都拿不出的呀。她们决定由我母亲去找二舅舅商量,说他无子女,又有钱,这娃娃读书成绩好,要他答应每学期由他出学杂费。谁知进门一谈,铜锅碰到铁涮把,俩姐弟吵起来了。二舅舅说:“再读半年小学毕业就够了。毕业后到我药材行当学徒,我找这么多钱是靠读书读出来的吗?”母亲拿出我老师的话质问二舅舅:“这娃娃是个读书的料为什么不让他读书?你这么有钱都不愿拿点出来让孩子读书,你要作什么用吗?”吵来吵去没有结果,我母亲自己找台阶退后一步说:“别吵了,先拿五角钱让娃娃去报名再说。他要考不起我还没有脸来跟你吵哩!”我二舅舅也犟:“我说了读什么屁初中有什么用?你还要他报什么名吗?!”我母亲更气了:“好!不吵就不吵,我们走!她拉起我手就往外走。二舅姆忙追出来大叫:“大姐,都快吃饭了,吃了饭再走吧!”母亲头也不回,拉着我直往外走。走出门后,气呼呼对我说:“我跟你二舅舅吵了这半天她都一句话也不说,现在倒出来叫我吃饭了,谁希罕吃你这顿饭?!”可见母亲真生气了。

我们回到二姨妈家时,母亲气还未消。二姨妈从来就是站在母亲一边的,也气起来,晚饭后还把住得不远的幺姨妈也请了过来,三姐妹又共同把二舅舅数说了一通。二姨妈边吵边拿钥匙开柜子,数出五角钱给我:“这报名费我出了!”幺姨妈也从身上摸出五角钱:“两路口都出城了,那么远,考试时你怎么走得去吗?这钱你看看可不可以坐段车啥?”她们三姐妹真亲热得像一个人一样,我家有好多困难事都是她们三人商量解决的,尤其是缺钱的事,她们俩总是谁有谁借,或者俩人合起来借。我至今一想到我母亲,就自然生动形象地闪过两位姨母的音容笑貌。

我报考的是当时重庆唯一的公立中学巴县县立初级中学,记得有650多人报名,取50名。我运气真好,考上了。尽管学费还不知在哪里哪?我还是特别高兴,看完榜后,心想,管他能不能进来?我自己先在校园看看再说。我读的市立第二小学是一座破庙――三元庙,校内唯一的空地就是一个篮球场。宿舍在大殿,双层铺我睡上铺,翻过来翻过去都是睁眼就看见菩萨。这里,校园内有马路,有一个好大的足球场,还有个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都各有好多个,有花、有树,简直像个大花园。我回到二姨妈家一说,全家都为我高兴。母亲进城后,又去二舅舅家要他供我上学,虽说还没有答应,但两姐弟这回没有再吵。开学了,母亲向我一个叔叔家先借了36块大洋去报了到。母亲说:“管你二舅舅答应不答应,上了学再说。”这就是我母亲坚强的脾气,这可看出她的不屈的性格。一个没有家底的寡母,在供孩子上学的事情上,能这么坚决,这么不顾可能遇到的困难,我什么时候想到这事都对她老人家肃然起敬。后来一直到读高中,有好几次上学缴学费的困难,还是二舅舅帮助解决的。看来,再犟的老弟究竟犟不过这坚强的大姐。

要说供孩子读书的事,对我哥哥进艺术专门学校,也可看出她老人家对孩子的信任和她自己的硬气。胡家好多人都劝母亲,艺术学校虽是师范,不要学费。可画画那事,要纸、要笔、要颜料,那都是费钱的哩!但母亲说,娃娃自己喜欢,他又都考取了,要上就上吧。哥哥进艺术学校后,果然费用很大。有一次,学校有个老师要出国,知道我们家困难,当时学油画要买颜料,国产的还不好,进口的很贵。这个老师准备把他的油画颜料贱价让给哥哥,但也要五个大洋啊!母亲一时拿不出,她就把她结婚赔嫁的一对耳环拿到当铺去当了。我们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对耳环可是重庆一家有名的银楼做的,母亲嫁到胡家时,这耳环的做工和式样,曾受到好多宾客的称赞。为了让哥哥不要错过了买这些颜料,她竟毫不吝啬地把它拿去当了。这就是我那个没有文化的母亲对文化真切无限的尊重!

后来,都邮街代卖我母亲绣品的大百货商店被日本飞机炸毁了。接着,我家那花朝门院子也被炸得稀巴烂。这对我们家来说,经济上的压力是多大啊!但母亲没有被压垮,我暑假回去后,她曾气愤地对我说:“日本鬼子这么不长眼睛,害得我孤儿寡母都活不下去了,你别看我气得快发疯,我一滴眼泪都没流过。你个小日本,鬼子心,你炸!你炸!你只要炸不死我,我还要保住我的花朝门,这是你们胡家留下的祖业啊!”是的,她老人家这守业保家的思想一直是很刚烈的。她在我们胡家,人缘特别好,好多人都觉得奇怪,她自己是个急性子,炮筒子,但胡家亲戚中,竟有好几户有名的脾气大的人家,都和她亲热得很。都说:“你别看她火炮脾气,为喝药都可以和你大吵大嚷,她心中就没有她恨的人。”其实,这话也是夸大了。我们胡家有个远房叔叔,乡下的院子大,手上的钱也多。我母亲困难的时候,曾经想向他借点钱。他倒马上就满口应承,但要我母亲订个契约,用花朝门作抵押,如果到期还不出钱,一家人,好说话,就把花朝门作价给他算了。母亲这个火炮性子,简直气得脸色都变了,但当场却没有放炮,只是借故转身就走了。要她的花朝门这事,深深地伤了她的心,她想,三棒两棒打不掉个胡字,既是一家人怎么竟把算盘打到我寡母身上来了。从此,她忘不了他家的门坎高,她再没有跨进去过。此刻,日本鬼子把花朝门炸烂了,她心中的愤怒真是没法可比了。我们学校因敌机轰炸都疏散下乡了,她却还往城里跑。她竟自己当起工程师来,院子炸烂就不要院子了,指挥泥木工用炸烂后还可拚接的木料搭成几间面向马路的铺面来了。真难为她了。她保存祖业心切,就不想想敌人还会继续轰炸的呀。但她也真能干,她要想做的事,凭了她那股刚气,就这样硬做成了。这也勉强支撑了家里一段时间的开销。

我父亲前妻留下的女儿,一身是病,眼病特别厉害。我们祖母、我们母亲,都是针线活能手,可怜我这个大姐什么都不会做。她这眼病,大舅舅拿出浑身解数,翻遍他所有的医书,我母亲自己熬的药那就更不计其数了,都没法医好。我小时候曾遐想,大舅舅药铺要有个医眼病的祖传秘方该多好。中医传说的著名医眼单方是羊肝蒸萝卜籽吃,可重庆一般都吃猪肉、牛肉,母亲每天要跑到大阳沟那个大菜场才能买到羊肝,但吃了数不清的日子,仍旧无效。祖母和母亲每月吃一天素,也是为大姐这眼睛向菩萨许的愿。我母亲相信神药两解,药是差不多走绝了,但她还是信心十足,督促吃药;可她也寄希望于神,继续每月吃一天素。她到北京来后,谁都只用阳历,怎么也不容易记得阴历吃素那一天。想起来了,已过了,有时是过了几天了才想起,但只要一想起,她就要菩萨原谅,变通办法补吃一天素。几经我们向她解说,后来她才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吃素。

母亲来北京后,虽说是困难时期,但看到我们有旱涝保收的工资,她总是和过去的穷日子比,有点心满意足的样子。问她来北京后觉得怎么样?她总是笑哈哈地说:“有朝一日时运转,朝朝暮暮都过年,这还有什么说的呢,我是睡着了都笑醒了啊!”但我一想,这不对呀,她有时候显得有点什么心思的样子,我们有什么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吧?后来从小孩嘴里才知道她有个很大的包袱:她睡的是公家分配给我的铁床,按乡下迷信的说法,人死了是要自己背着床下葬的,她耽心这铁床她怎么背得动呀!后来我们对她说那是迷信,不可信,同时给她换了张木床,她高兴了。当然,文化思想、生活习惯上,同我们之间有代沟的矛盾;医药卫生上,我们什么都讲医院,带小孩的褓姆对家务事什么都按她来以前的习惯,自己作主,她觉得家里什么都没有听她的,她好像一个多余的人一样。特别是亲亲戚戚少,我们又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有个较好的收音机,可她觉得一打开不是哭就是笑,和它打不拢堆。浓厚的思乡情结,很难找到可排遣的东西。住了几年后,她还是常常说要回重庆同姐姐他们同住。幸好她在文化大革命前回去了,没有看到我们挨批挨斗。 她在重庆,有亲戚挨斗无处可去时,她倒收留躲在她那破屋里。有人被隔离不准回家,不让他们家的人去看,她就去看,去送点什么东西。其实,她回去住的地方,很难称为房子。花朝门已被炸没了,她住的就是她自己请泥木工搭的铺面,只能勉强算个木棚捆绑房子。房子虽不像个样子,但她心里舒坦,她这个寡母守住了胡家的祖业。人们知道她回去了,客人真可说是川流不息。这她当然高兴,走了几年还没被人忘掉。但最使她欢喜的是她那破屋里拿旧布盖着一付珍贵木材的棺材板子。这本来是我一个婶婶跟随叔父去西康工作时购置的。叔父是高级民主人士,为响应党的号召,已公开表态他家的人死后火葬。婶婶是我母亲最好的朋友,她这棺材板用不着了,母亲一回去,她就表示用半卖半送的形式给了我母亲。母亲满心欢喜地同这珍贵的棺材板子在一个屋子里住了好几年。后来居委会也动员火葬,她也想通了,也公开表示不怕死后烧着痛了,愿意火葬。她把这珍贵的木料卖了来修整她这需要不断修整的破屋。再过后,街道要办工厂没地方,她心想反正我们每月都给她寄生活费,就拿出自己这几间破屋参加办厂了。母亲的一生,在对供孩子上学,对不要在她手里出脱祖业,对在医病的主张上,那么坚强,那么硬的性子。现在在对她吃素问题上,在对她死后的后事上,在办街道工厂上,又这么容易就转过弯来了。这可能也是时代不同了,她在处理这两方面的问题上,真可说是和从前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啊!

【附】中国工人出版社岳建一悼词

惊悉胡老病逝,深痛难言!胡老走了,这位我社史上最为正直磊落、最具精神人格、最是开明豁达、最有担当襟怀、最受爱戴者——恢复建制初始,即是社长,曾与何老一起,怀高识远、精勤图强,革新鼎故,有容乃大,力攀出版高地,直至生气远出,百象俱呈,成其不能撕去的一页。时与年驰,愈加感念胡老的文化爱愿,情操秉持,世弊洞见,生命经验;感念胡老历尽时运无常,世事迁移,依然恪守金子般的信念,依然爱其所爱,悯其所悯,痛其所痛,依然尽心灵所及的宽广、深邃和高度,直至九十多岁高龄,尽管价值体系日益崩毁,社会人格日见变易,依然勤于求索,勤于交流,勤于著文垂辞,以勘探真相,以逼近真知,以将神圣旨归根植精神血肉,苍苍可鉴。胡老走了,曾与何老一起,遗下的中国工人出版社之魂尚在,遗下的高贵灵魂的伟岸尚在,足以垂范我们余生。
胡老走好,长道一路珍重。
胡老,亲爱的老社长,永垂不朽!

【相关阅读】

胡甫臣:胡耀邦鲜为人知的两大贡献(爱思想)

胡甫臣:我为汉口解放发电文_云上社科

【连载】胡甫臣:对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认识(1)(小谢同学 – weixin.qq.com – 2016-04-01)

照片中的中朝方板门店停战谈判代表

左一是1955年的开国第一少将-解方,入狱8年。

在文革的时候,解方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批斗,在秦城监狱关了8年,直到1978年才被释放出来。 1984年4月9日,解方病逝于北京,终年76岁,骨灰安放在北京领先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他是八百少将之首,彭德怀都自叹不如,晚年坐8年牢狱_解方 搜狐网2018年9月11日14:我是叮当猫发表,原文已不可见,百度网页快照中尚有保存。|相关参考(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军中诸葛亮,1955年,为何只授了少将?解方:战功赫赫只授少将?彭德怀打抱不平!终成798名少将首位…


☆ 左二是1955年的开国上将-邓华,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0年3月平反恢复名誉,1980年7月去世……

1959年,庐山会议之上,因“浮夸风”问题,彭德怀直言上书,希望能够改进工作作风,然而老帅的一片好意,却最终导致了被错误的批判。

而邓华也因曾经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被认为是和彭德怀“一条绳上的蚂蚱”,因拒绝攻击、交代彭德怀,受到了众人的激烈批判。

随后毛主席给邓华定了调:

“邓华是彭的人,但是,邓与彭是有区别的。”

有区别,算是给邓华最终留了一条退路。会后,邓华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淡出军界,随后又被调任到四川担任副省长,这一任,足足留了十六年。

1980年5月,邓华将军收到了平反通知,但此时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7月,在邓华从广州回北京,途径上海之时,病情突然恶化,最终这位开国上将病逝在上海,享年70岁。(曾经接替彭德怀的志愿军司令邓华,为何归国之后,却默默无闻…青史如烟发布时间:2021- 04-06 21:01)

☆ 右三 南日大将,1976年3月视察时,被卡车撞死。

南日大将,苏联籍朝鲜人。1956年4月朝鲜劳动党第3届党代会中党中央委员及党常务委员会选出,党内排名第9位,同年8月肃清苏联派时保持了地位。1957年副首相兼外长。1959年秋,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之下因赫鲁晓夫访朝延期,追究其责任,撤销外务相职务。以后,196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委员长,1966年副首相兼铁道部部长等职。1970年11月第5届党代会中降级。1972年12月28日的第5届最高人民会议第1次会议上当选中央人民委员,政务院副总理,轻工委员会委员长。1976年3月7日,地方考察中因交通事故去世,终年六十四岁。(百度百科


☆ 右二李相朝中将,1956年8月开始逃亡,最后定居韩国。

李相朝,1913年(另有1915年一说)出生于中国辽宁沈阳郊区,祖籍釜山。又名金泽民,能讲流利的汉语和俄语。七七事变后,李相朝曾在东北地区开展秘密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李相朝根据党的指示到了延安,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八路军总部机关工作。1942年赴中共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加入武亭指挥的朝鲜义勇军。1945年11月,李相朝赴哈尔滨地区组建了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任司令员,该部后来发展为人民解放军164师,全部由朝鲜族组成。后李相朝随金光侠返回朝鲜,任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兼侦察局长。1956年8月,发生了崔昌益(他是延安时期是李相朝的上级)、朴昌玉发动的反金日成事件,南朝鲜史料称八月宗派事件(8월종파사건)。他被认为参与了这个阴谋,在得知自己的前同志遭到逮捕后,拒绝奉召回国,在苏共默许下长期滞留苏联,过着隐居生活。

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不顾朝鲜的反对积极参加并以此谋求同韩国改善关系,导致两国关系全面恶化。1989年9月,李相朝在戈尔巴乔夫的允许下突然前往韩国,以一个彻底的反共反朝人士亮相,以演讲和回忆录强力抨击朝鲜体制和攻击金日成本人,并组织朝鲜政治流亡者组织“朝鲜民主统一救国战线”


☆ 右一的张平山少将,1958年3月被枪毙。

张平山,原名申圣凤,1915年出生于平安北道首府新义州,后随父母迁入中国境内。1938年10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张平山等100多名受过训练的韩国学员正式组成由金元凤领导的义勇队。1941年包括张平山在内的大部分义勇队成员都北上进入八路军华北抗日根据地,并在次年改称由独立同盟领导的义勇军。1943年张平山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受到苏联方面的阻挠,最终已经扩张到2万余人的义勇军在1945-1946年间只有包括张平山在内的2000多人回到家乡。张平山回国后,于1948年2月任新成立的人民军第3师团参谋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战争结束后,张平山继续一路高升,然而正当张平山官运亨通之际,他的名字突然从官方记载上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据现有韩国资料称,1958年3月张平山被控参与军事政变,并在同年遭到处决,目前几乎所有可寻的资料都是这样描述的。张平山是否真于1958年去世,目前仍不确定。只能确定的是,1958年后,张平山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参加过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人民军中将,1958年后,突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腾讯网2019年10月31日 作者:迪尔,)

据网络材料整理

中国最硬骨头:他不服文革判决,越狱14年,流亡3万里,居然活着熬到平反

民间知识库 2021-10-22

经查出本文首发于(豆瓣)专栏噢~是有这么号人,现按原来的文本转发。

中国越狱第一人徐洪慈

不鸣则已
网络一员

徐洪慈1933年生于上海大买办家庭,受马列主义书籍和班主任老师的启迪,1948年,15岁加入中共地下党

十八岁成为华东局青年干部,二十岁参加全国“青代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此后就读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他成绩优异,极有才华和天赋,英语、德语、俄语样样精通,因此他红得发紫,年纪轻轻,就有许多人叫他老前辈。如果不是1957年的那场变化,他将成为一名医生,成为新中国急需的专业人才。

(1957年的徐洪慈)

1957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鼓励大家大鸣大放,向党提意见,他响应号召,和14个同学一起,贴出了一份大字报,共51条意见,不久这张大字报就成了,他向党进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证据,接着,他又被定为极右分子。

优秀的他之前在校园里极受女生欢迎,他的女友名叫安娜,被公认为是学校的校花,安娜的父亲是上海商人,三反运动时被判刑而缓期执行,长期处在监督中。安娜的母亲是小老婆,风雨飘摇、自身难保的家庭,没有为她提供任何物质和精神的支撑。

他被批判后,心中积郁难平,毫无保留地把心中苦闷向安娜倾诉,可那时给他致命一击的,恰恰就是他深爱的安娜。

领导找安娜谈话,对她说:要么揭发你的男朋友,这样还允许在学院继续学习;要么同徐洪慈一样反党到底,这样就没有资格在高等学府待下去。

安娜便将他曾对她说过的两句话,揭发了出来,

第一句是:到底是我正确还是毛泽东正确,三百年以后见分晓。

第二句话是:如果我在这呆不下去,我就想出国,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分国界的。

而当时出国就相当于叛国,他因此立即被开除了党籍学籍,成为少数被送进监狱的学生右派。

《人民日报》刊载的关于徐洪慈的文章

1958年,在安徽白茅岭农场劳动改造的他,偷偷给在上海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当年学校说,如果他表现好,会把他重新要回去,他想让母亲去向学校的李书记求助。

然而,学校立即就拒绝了,他的母亲忍不住当面质问对方:我们在国民党时代,把儿子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什么在你们手里又被倒退成右派?是你的责任还是我们的责任?向学校求助的希望破灭后,不甘心的他,冒出了一个惊人的念头:逃跑,回到五百公里外的家——上海!

青年徐洪慈

1958年12月14日凌晨,他从白茅岭监狱逃了出来,然后坐长途汽车回到上海,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利,可第一次逃跑的他没什么经验,很快就暴露了自己的踪迹。

他到上海后给家里打电话,结果因此被监控抓获,第一次越狱,以失败告终。

可他不死心,又开始第二次越狱,这一次他逃向云南泸水,想通过泸水越境到缅甸。可是解放以后地图改版了,他不知道,以为已经到达安全的他,居然大摇大摆地去吃饭、理发。

最终他落网,被关押进泸水看守所,第二次越狱,也宣告了失败。

然而,他依然不相信自己,会在泸水看守所束手就擒,他又开始实施,第三次逃跑计划……

泸水看守所的墙虽然厚,却是并不坚固的土墙,他决心要挖洞逃跑,便想办法搞到一把不锈钢勺子,每天不停地挖墙,挖不动时,就向墙上撒点小便,让土松软再接着挖,挖出来的土就堆到床底下,令他庆幸的是,一直都没被人发现。

日复一日,土墙终于被挖通了,就在他把手伸出去,兴奋地准备逃跑时,一把叉子突然叉住了他的虎口,伸出的手被外面早已潜候多时的人牢牢地抓住,原来,他所做的一切早就被发现了。

短短一年时间,三次越狱,辗转七千公里,他非但没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反而一错再错,罪上加罪。

1959年,他在云南泸水,接受着一场残酷的审判。

法官对他说:你是非法越境,如果没有你这第三次逃跑的话,可能会判得轻一点,更可能就是判得很轻。轻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要用你,因为你是医生。像我们边境落后的地方,太缺少你这样的人才了。你看,你懂多国外语,英语、德语、俄语,是不是?在我们这里是奇缺人才,你还学的是医疗专业,比我们这里所有医生都强多了。你看看,你自己毁了自己,你想越狱,罪加一等。

就这样,他被判了整整六年。

青年徐洪慈,本文照片由奥永提供

六年刑期宣判后,他先后辗转到几个关押地,不管走到哪,人们都对他指指点点,觉得他是个大坏蛋,管教也对他很凶,当他辗转到大盐农场时,他遇到了一个名叫王金如的人。

王金如主动把他调到自己手下,王金如说:这个大学生脑子活,聪明,很多东西都懂。特别是他有医学的专长,为什么不能到我们医务室来工作呢?

王金如非但不歧视他,还跟他很谈得来,可不久后,王金如就被调走了,他身处的环境开始恶化,结果,他被安排到了最苦的拉马古铜矿,幸好在这里,他遇到了,另外一个管教队长梁满杞。

梁队长对他说:很多人说你坏话,我看你不是。你只是处处有自己的思想,处处显得与众不同而已,在别人眼里你是不服管教的人,其实我不认为你是这样的人,我希望你在这里能够好好表现,来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一番真诚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在梁满杞手下改造时,他再也没有动过逃跑的念头,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在他手里,六年就六年。在王金如和梁满屺感召下,他安心服刑,1965年,已经32岁的他终于刑满释放,他急切地想要回上海看母亲,可当时的政策却不让他回家,他对监狱领说:我刑满回家是很正常的要求。可监狱领导狠狠地掐灭了他的希望:不行,就你这恶劣的态度,继续留场!

留场人员,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人群,刑满释放后,他必须继续留在劳改农场从事劳动,但会有一些有限的自由,比如,星期天可以上街去买点东西吃。留场后,他的处境并不好,他被分到管教木世勤的手下,木世勤一直对他抱有偏见,而他性格倔强,从不轻易服软。

一天半夜,木世勤开着喇叭,吵得他没法睡觉,他忍无可忍,冲着木世勤说:请你把喇叭关上好吗?我们睡不好的话,明天是没法工作的。

这一下,他彻底激怒了木世勤,结果之后的命运,变得更加坎坷……

晚年徐洪慈(右一)和万金如的合影。

1966年文革爆发,因为跟木世勤之间的过节,他被第一批列入运动对象,运动不断升级,升级,再升级,终于,他被判刑二十年。

在丽江民主广场万人公判大会上,他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甚至被踢、打、枪托砸,受尽屈辱。

1969年,他被安排在丽江五零七农机厂,一个实际上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在这里,他又开始计划第四次逃跑……

云南丽江重刑犯监狱大门。

监狱长名叫李光荣,在李光荣眼里,他足智多谋,有自己的主意,动手能力也很强,而且他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在犯人里享有很高的威信。

犯人的毛巾硬得像刷子,像皮革一样,怎么把它变软?

他觉得很简单:在水里烧一下,点几滴醋就好了。犯人的鞋都很臭,怎么办?

他就拿白酒含一口,往跑鞋,球鞋里一喷,臭味就没了。

犯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你真是神,怎么什么都知道?

可偏偏他的才华横溢,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因为忌讳他在犯人中的威信,李光荣一直将他视为了眼中钉,一天,一个犯人冒险给他报信:关于你的报告,正在起草呢,说你在组织大家越狱,组织暴动。这可是李光荣对你下最后的毒手了,暴动的报告如果送上去的话,就是枪毙,看来这次是要置你于死地了。

他知道,凡是打暴动报告的,没有一个活的,李光荣这真是要置他于死地啊,不逃跑,就将是等死,他再次动起了逃跑的念头,并迅速开始了准备工作。

想要在路上经得起任何盘查,必须要单位开证明说,到哪里去,然后盖个公章。

可他要怎么蒙混过去呢?因为在学生时代,他就练就了,一手非常漂亮的仿宋体,这时候派上了场。

他想,活字印刷字是活字,笔画为什么不能是活的呢?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 如果把这些笔画刻成一个个小的图章,要用的时候把它们组合起来,不就成字了吗?

用这样的办法,他居然成功私刻了,“云南省云县革命委员会”这几个字。而且他还把介绍信三个字都省了,给人感觉这就是云南省云县,革命委员会的专用信笺。

信笺上面有了抬头,下面就是要用的时候他写上:兹有徐洪慈从某地到某地探亲,特此证明。抬头是要红色的,于是,他又找机会搞到了印泥。

下一步则是需要公章。

他就把肥皂的头切平,很快就刻好一个图章。他又不动声色地,开始攒粮票、备干粮、搭梯子。

监狱四面高墙,有电网,有机枪,有看守,有警犬,要逃离此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细心的他,却观察到了一个,逃跑最好的时机:停电。

由于夏天用电量激增,他预感八月份一定会停电,果不其然,8月7日的早上,监狱宣布断电,原因是要把电拉给一个小化肥厂开工。这无疑是他逃跑最好的时机。

白天,他把该转移的东西,都转移到了钳工间,从钳工间里面把可以拆卸的木梯零件,漫不经心地扔到早已看好的死角。

出逃的时间,只可能选在两次点名之间:晚上9点点名逃出去,早上7点点名被发现。

当晚,他故意谁都不理,给大家感觉自己很不愉快,这样,就没有人来跟他说话了,他晚饭也故意不吃,假装睡觉。

晚上点名前,他先用衣服,在床上卷成一个人型放进被子里,让人以为他还睡在那里。晚上点名时,他很响亮地答:到!让大家都知道他在。

点完名后,所有人就按原来的秩序,洗脸的洗脸,睡觉的睡觉。

而他乘乱一下躲进了花坛,悄悄地从监房中转移了出来。待到夜深人静,他拿出那个放到死角、可以拆卸的梯子准备翻墙,可在过墙时发生了惊险一幕,他发现梯子不够高,墙高三米五,梯子才两米,怎么办?

幸好墙角有两根扁担,他把两根扁担用短绳绑好,才终于成功地翻越过去。一离开监狱,他就撒开腿拼命往南方跑,然而连续三次越狱失败的他,真的能顺利逃离吗?

徐洪慈越狱处

徐洪慈一夜疾行三十公里。他打算南下东进,取道四川回上海。一场野外生存考验开始了。金沙江群山中,如果没有学过定方位,很容易困死山中。

徐洪慈不知道方向,也没有指南针,怎么办?他把手表取下来,那时候还没有电子表,机械表都有分针、时针、秒针,只要用个小木棍,对着阳光插入土地,就会有阴影。只要把时针对着阴影,跟阴影保持同方向,那么在时针和12点之间就会有一条中分线,只要是在北半球,这条中分线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南边。

只要当时有太阳,他就不会迷路。

他沿着金沙江走,不会有缺水的问题,但食物吃完怎么办?他就动昆虫的脑子。但凡昆虫幼虫,不长毛的,颜色不鲜艳的幼虫都可以是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寻找各种昆虫的幼虫,野外昆虫太多了,扒开树皮下面全是。长毛的、鲜艳的一般都有毒。最好的就是天牛的幼虫,白白胖胖的,在树皮下挖出来,蚯蚓也是好东西,带壳的昆虫不能吃。

徐洪慈说:“这些昆虫身上布满细菌,生吃不行,要解决这问题,只能烧水,生火,但野外生火会有烟,最容易被发现。但有办法避免生火产生的烟雾。你要先寻找一棵大树,树冠很密的那一类,比如香樟树、青冈树。在树底下,沿着树根,挖一个十字槽。十字槽的好处是会形成穿堂风,不用什么砖头垒灶,也不需要用树枝架篝火,有充分的氧气可以让树枝燃烧,而且操作也简单。选择树冠茂密的树,是让烟往上走的时候,碰到茂盛的树冠被过滤和疏散。这样在远处也看不到烟。”

徐洪慈带着刀,他挖了一个十字槽然后点火,用热水瓶的铝盖子盛点水,放里面一烧,然后将一整把的昆虫幼虫放到里面煮,烧得它们团团转,蜷起来,沸腾,再蜷起来,凝固,熟透了。这样吃起来才不会苦。

正如徐洪慈的事先判断,监狱在第二天早上点名的时候,发现他不见了。507农机厂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所有人都一阵唏嘘。李光荣更是恼羞成怒,一场地毯式的搜捕从丽江拉开。

徐洪慈没有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会遇上民兵,这几个民兵当场就问他:

“哪儿来的?”

“我探亲。”

“探亲?从哪里到哪里?证明有吗?”

他就把证明拿出来,民兵一看,有点疑团,但是也找不出什么碴儿,就这样很侥幸地逃过了。如果没有那张云南省云县革命委员会的介绍信,他就一定会被送回重刑犯监狱。

在过金沙江支流的时候,正是大雨后,河水暴涨。支流旁边有两个农民在种地,都劝他千万不要过去,水太急。8月份,咆哮的金沙江,谁也不敢过的。他知道这样很危险,但离开那个地方越快越好,越远越好,因为,后面随时可能有警犬追过来。

徐洪慈没有听从农民的劝告,结果,一下去,水就到了胸部。在走完三分之二的路时,他发现水更深了,越走阻力越大,马上就要没顶。这一刹那,他感觉自己“完了”。

人在最危险的一刹那会想起什么?这一刻,还会有思维吗?经历过生死之间的徐洪慈多年后告诉胡展奋,这一刹那,他想起了他的女朋友,就是那个把他的话向上汇报,出卖了他,以致他被送进监牢的安娜)。一直到最后,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临死都想着她。这个让他爱恨交集的女孩,在他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依然会想起……

很快,脚底触到了硬地,而且居然渐渐抬高了。他知道,快到河岸了,那个最低点过去了,他渡过了最低点,慢慢地上去了。

金沙江水没有冲走徐洪慈,李光荣的脚步也没有追上他,十四天后,徐洪慈徒步走出云南。到达四川后,他立即买了火车票,又一次回到上海。

到上海后,他见了母亲,母亲给他一百块钱,并很自豪地说:“你是我的儿子,有骨气啊!”用上海话说就是:“模子,你是模子,侬是男人,侬还要逃啊,娘都服帖你了。”可以看出,他母亲也是支持他这个行动。他拿了这家里最后的一百块钱,走了……

与母亲再次见面后,徐洪慈消失在人海中。

一个月后,他出现在了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打算偷越国境线,逃到蒙古去。当他向边防站灯光走近时,明明亮着的探照灯突然灭了。多年后,边防战士告诉他:这种现象,是千分之一的概率啊,三年才可能碰到一次。就是因为突然断电,否则你过不了。那是非常巧的,那么强的灯照着你,还有雷达。他沿着岗楼的底线走过去, 贴着岗楼走,那地方又正好是雷达的一个盲区。按理说,探照灯没有以后,雷达还有备用的电源可以继续工作,但这个盲区恰恰是雷达扫不到的地方。

有如神助一般,他误打误撞地躲过了一劫又一劫。过了边境线,到了一个洼地,他终于感受到:这个地方已经不是中国了,第四次逃狱,成功了!他在地上蹲了几分钟,面向南方,向多灾多难的祖国告别,然后转身向另一个陌生的国度走去……

后杭盖省策策尔格勒市东部远眺,徐洪慈摄于1980年。

他走进了蒙古边防,蒙古人看到他这个中国人大吃一惊,可他的心里充满了忧虑,当时有很多越境的人,都被送回自己的国家,他们会不会也把自己送回中国呢?

凑巧的是,1972年9月,蒙古刚刚颁布新的法律,凡是越境的,未经审判不能马上送回。一审时,他很明确地表示,越境到蒙古来没有物质诉求,而且他还是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让法官对他产生了同情。可对方还怀疑他是间谍,认为他到蒙古带着祖国的使命,而他记忆力惊人,他说:请你翻阅1957年8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面有关于我的,对我批判的文章。我可以背一段给你听。这彻底洗清了他的嫌疑。

法官想要和他有进一步的交流,法官对他说:我们救了你,你应该告诉我们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说,中国现在的经济情况。你曾经长期在党内工作,曾经在华东局工作,按你所说,一直和华东局的高层领导有接触。你应该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一切。还有,听说监狱里大量饿死人。你在监狱呆了这么长时间,而且,三年自然灾害,你也在监狱里,你应该告诉我们监狱里的真实情况。

可这个在祖国,连生存都得不到保证的人,却拒绝了法官的要求,他觉得中国出现的黑暗现象,只是暂时的,如果以此博求自己的待遇,以此博取自己的好处的话,自己就是卑鄙的。他对法官说:我虽然是个逃犯,尽管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内外是要有别的。好比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家出了事情,我投奔你这家邻居。你却说,我是可以帮助你的,不过,必须把你父母的隐私告诉我。你说这样的邻居有道义吗?

法官听后也觉得很难为情,也就不再多问了,很快,法院就对他的越境进行了审判,他必须要在宗哈拉的大森林里服刑一年。

中国的监狱把他驯化了,而蒙古的监狱却把他野化了。

宗哈拉自然条件非常严酷,冬天温度低到只有零下四十度,夏天则是另一种严酷,天一黑,大蚊子就来吸血了。到了早晨,天一亮,牛虻就来叮你了,一叮就是一个大包,午睡时,小黑虫又会钻进蚊帐。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断地受折磨。

当地人都特别喜好喝酒,他没学会喝酒,却学会了打架,在这里,一言不合就是开打。有一次,他和管教巧灵打架,尽管他身高一米八,可哪里比得过蒙古大汉,巧灵一拳就打断了他两根肋骨。

其他人对巧灵说:你打得太过了,你把他肋骨打断了,到现在他发高着烧。一听这话,巧灵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立刻拿了一袋马肉去看他,跟他道歉。

还有一次,他在监狱厨房里工作时,有一个犯人的老大来多吃多占,他气不过,就拿起一个,冒着青烟的熨斗上去了。而对方比巧灵还要厉害,而他硬是拿着熨斗在对方身上,烫了个大烙印,蒙古大汉仓皇逃走了,可事后也没有回来报复他。

在这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也很纯粹,他找到了最初的快乐,而尝尽恋爱苦果的他,

在这里,也邂逅了真正的爱情。

一年刑满后,因为患病,他住进了首都乌兰巴托的医院,就在这时爱情之神,向两个国籍不同,民族迥异的,苦命男女射出了情箭。

医院里有一位叫奥永的护士,每天都到病房做清洁护理工作,她身材苗条,肌肤雪白,一双流盼多姿的大眼睛,别有一番南国女性少见的豪放温婉的韵致。

徐洪慈夫妇,1980年摄于蒙古国后杭盖省策策尔格勒。

他四十多岁,而她才二十一岁,他俩相识寒暄,渐渐地,竟然开始互生情愫。她钦佩他的学识,更钦佩他的信念,义无反顾地选择和他在一起。许多人都对她说:“这么多条件好的蒙古人不嫁,干嘛去跟一个中国穷光蛋。”

可她觉得,这个男人值得托付一生。

在蒙古腹地的后杭盖省,他终于有了一个温馨的家,为了赚钱,他干各种体力活,搬木头,石头,他一边干活,还一边做饭做家务。

他揽下了所有家务活,心甘情愿地疼惜妻子,愿意为她付出所有。

其他蒙古的妇女们都羡慕不已,纷纷对奥永感慨道:什么活都是徐医生做,你多有福气啊!

然而异乡虽好,终究不是自己的祖国。

他十分非常关心祖国的情况,第一次拿到工资,就动脑筋买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只要有空,就不断地听国内的情况,他一直没和国内的家里人联系,因为自己还在危险里,万一被政府掌握他的行踪,他极有可能会被引渡,回国对他而言,就像一个可望不可求的理想。

然而不久后,转机却出现了。四人帮被粉碎后,整个国家开始转轨。

1981年冬天,我收到母亲的信,她告诉我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为我的右派问题平反,并附上了手抄的改正书。

1982年春天,母亲又通知我,上海市公安局已对我的劳动教养问题平反。这又进了一步。但是久久期待的云南省丽江中级法院的平反书却迟迟不来。我相信这个问题阻力最大,很可能无法解决。

云南那边,像跷跷板一样翘着。云南不同意。

这时候,他做了一个决策,决心克服恐惧心,试试给有关中央领导写信。他在华东局工作过,曾经有两个老领导,一个叫黄辛白,1981年已经担任国家教育部的副部长,还有一个就是乔石同志,已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了。早在50年代徐洪慈读大学以后,和这两位领导联系已经很少了,后来自己出了事就更无法联系。于是,他大着胆子写信,把自己的遭遇告诉这两位老领导。

两位老领导都得到了他的来信,而且两位都有反馈。信中说:“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属实,要查。也并不因为你是我的老部下,就偏信你的一面之词。第二,查出来如实,你就平反,你就是个大学生。”

两位领导无论口头还是书面都有过指示:“这事情要办!”但是,事情依然一波三折。

全国都在为右派平反,凭什么不给他平反?领导都发了话,但事情没那么容易,下面一直反弹,特别是云南省法院、丽江地区法院,他们说:“他错划右派不是我们的事情,是上海方面的事情,在我们这里,他犯下了不容原谅的错误,不能赦免的错误,就是越狱。”

对于丽江507重刑监狱监狱长李光荣来说,徐洪慈这个人是他所在监狱唯一越狱成功的人,他居然能从重刑犯监狱逃出去。现在得知他后来逃到蒙古去了,在李光荣看来,情况更加严重。叛国投敌、越狱,两罪并罚,不能平反。

这是罪不可赦的。

李光荣曾经捏造徐洪慈组织犯人集体越狱的材料,企图置徐洪慈于死地,徐洪慈是在接到别人的报信后才决定逃亡的。因此,1972年的越狱,对徐洪慈来说可谓是一场生死逃亡。

我于是继续向中央有关部门写信,要求丽江地委为我彻底平反。冤案在前,死亡逼迫在后。如果我不越狱、不自救,那么今天的平反书恐怕只能对着徐洪慈的墓碑朗读!

徐洪慈继续写信,直到后来,中央领导有了明确的表态:徐洪慈这个事情,首先判断的就是前提何在。他是越狱的,他是越境的,但是谈任何事情要有前提,如果他不被错划成右派,他怎么会发生后面那么多事情呢?后来怎么发生的?因果,一切都有因果。所以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这是一个冤枉的事。既然冤狱被平反了,前提被推翻了,那么后面一切都不能成立。

这最后一句话为他定了性。

此后,为徐洪慈平反的指示,是直接从中央发指示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自上而下的。这是来自中央的力量,也是来自道义的力量。

这是一种迟来的公正,虽然迟来,但还是公正的。1982年6月,徐洪慈得到了彻底的平反。

1982年6月19日的上午真的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千山万壑,白雪皑皑,“六月飞雪,天象示冤”,蒙古人奔走相诉,连称千古奇闻。我踟蹰在大街,如痴如呆——难道是老天给我的征兆吗?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奇冤,我的案情难道不是奇冤?四次越狱,万里亡命,沉沦异国,娶妻生子,也是闻所未闻啊!

对徐洪慈来说,真正的冤狱平反了。六月飞雪,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彻底的拐点。这意味着,他可以回中国了。

1982年10月,中国驻蒙古大使馆致信徐洪慈:按照有关规定,你已获彻底平反,“我们恢复你的中国国籍,你要到乌兰巴托中国大使馆来领你的护照,领了护照以后,你回国探亲也可以,回国定居也可以”。接到信的徐洪慈欣喜若狂。

那是永生难忘的一刻。

然而,蒙古人也找他谈话。

这次露面的是蒙古国家安全局,大意是:“徐洪慈,我们对你不错吧。”

他说:“你们是我的恩人,在我面临死亡的边缘,你们救了我。”

“很好,有你这个认可,我们继续谈下去。你在这儿十年了,你对蒙古感觉怎么样?”

“很好。”他当然说好,因为蒙古对他很照顾。

“既然这样,”蒙古安全局的人说,“那么,现在你的祖国为你平反了,要你回去,你怎么看?”

“我很矛盾,我在这里成家,当然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祖国。”

“我建议你要慎重考虑这件事情,我们欢迎你加入蒙古籍。”

到这个时候,徐洪慈觉得非常奇怪:你们一直不让我加入蒙古籍,现在为何同意了?他曾经提出过这个想法,那是为了安全,假如加入了蒙古籍,他们就不能引渡他了。引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他怕被抓回去,他怕再见到李光荣。但是,当时蒙古对他的要求不置可否,一直拖着。现在却说,“欢迎你加入蒙古籍……”

徐洪慈听对方这么说,有点不大开心。他说:“我就直说了,我曾经多次流露过这个意思,你们不理我。现在我的祖国要我回去了,你又要我加入蒙古籍了,就是不想让我回去嘛。”

那个蒙古人说了一句很妙的话:“这是常理嘛,女人的魅力就在于她没有离婚。”

这句话说得很奥妙,简直不像蒙古人说的。他接着说:“这很常见啊,你吃香了,我们就看中你了。”

徐洪慈对他的回答就是:“祖国的魅力就在于永远令人难忘。”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安全局的人就不和他多说了,他说:“那你就是铁了心,去意已决。你铁了心,不过你没有那么容易能拿到。”

这很有意思。他哪怕刁难你,居然会事先告诉你:我是不会让你那么容易拿到的。

二十五年,沉冤终于洗清。有多少次梦里,被李光荣追赶、折磨,又有多少次在梦里,母亲远远地招手。徐洪慈想家,什么力量都阻止不了他回家的脚步。

关键时候,奥永站出来了。她胸脯一拍,很有魄力地对徐洪慈说:“我去。你们大使馆门口都是我们蒙古卫兵,我是蒙古人,我看他们敢对我怎么样?”

结果,她上演了一场硬闯大使馆的戏。奥永的性格也是豪放的,她直冲大使馆,顺利地拿到了他的护照。

但是,要离开蒙古,还有更难解决的问题。

蒙古有一条基本国策,即重视人口,蒙古人少。徐洪慈若要回去,要带走老婆和三个孩子,蒙古人觉得这是国家的巨大损失。“更何况我们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你,你怎么说走就走呢?”所以,在他办理回国材料的时候碰到很多困难。

蒙古的高层官员设有专门接待日,为了获得回国所需的材料,徐洪慈甚至见到了蒙古的最高层——元首泽登巴尔。

(1981年徐洪慈)

1983年,蒙古方面终于同意了他:“你先试着回去一趟,我们让你回去。试着回去一趟,就是老婆、孩子都不带,一个人。”

看到自己的丈夫就这样回国了,奥永担心他一去不回,却又相信他还会回来。临别之时,她告诉好多年没见过母亲的徐洪慈:

“你去吧,去看看你母亲。这辈子也就这么一个母亲,我在家看着我们的孩子,等你回来。”

1984年3月乌兰巴托大饭店,徐洪慈回国前夕全家福。

流亡十一年,徐洪慈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昨晚我还是“逃犯”,今天已是“华侨”,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做)伴好还乡。……”可是我还有青春吗?我的心一阵阵绞痛着。

上海石库门的房子,邻里之间,鸡犬相闻。听说徐洪慈要回来,全弄堂都出来迎接他。

徐洪慈终于见到了他的母亲:“上次逃回来的时候是1972年,再次回来是1983年,整整十一年了。”母子相拥痛哭。

母亲抱着他说:“你真是我的儿子。”就像当年他逃的时候说的:“你真真是我的儿子。”

这是1983年,徐洪慈从蒙古第一次回到上海。弄堂里所有的老人都流下眼泪,这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真实的故事。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而今游子不复青春,却终于回到娘身边。

从1958年至今二十五年,我第一次在家和母亲共进晚餐,真有说不完的话。我也拿出奥永和孩子们的照片。母亲一直和我谈到深夜。

如果说,在徐洪慈亡命天涯的十一年中,母亲是他始终的牵挂,那曾经留下爱恨的医学院、那梦中挥之不去的云南重刑监狱,他该如何了却这些心事?

学校位置没变,现在还在医学院路,枫林路中山医院旁边。

徐洪慈回到学校,第一感觉就是,学校建筑比以前多了,路比以前窄了;第二感觉就是伤感。很多同学都留校了,而同学们看到他,居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他很有特征:第一,个子高,一米八;第二,两道浓眉;第三,太多的人大吃一惊:“你还活着?!”

传说有很多版本,有的说他早就死在困难时期的白茅岭监狱,还有说他死在云南,死在云南的深山野林中。但没有关于他一个人逃到蒙古的传说,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医学院轰动了。

大家马上决定要开一个欢迎会。在欢迎会上,他泣不成声。当年的同学朱世能,后来成为我国医学界的著名专家,他说:“当时你的成绩比我都好,没想到你吃了那么多苦,相比之下,我们都还算是顺利的。我们经常埋怨命运对我们不公,但命运对你是最不公的。”

当年有过那么多美好回忆的同学又坐在了一起。说到徐洪慈,大家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安娜。

那个曾经和徐洪慈爱得轰轰烈烈,又揭批他最彻底的安娜在哪里?热心的同学要立即安排他们见面。这样一个爱恨交织的人,徐洪慈见还是不见?

事实上,徐洪慈无论是在白茅岭的监狱,还是在云南的监狱;无论是越狱的时候,还是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无论是差点被急流吞没,还是到蒙古的宗哈拉大森林,他永远忘不了的就是安娜。

曾经有记者问:“你有没有仇恨?”

“没有。”他说,“我也觉得奇怪,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头,却没有仇恨的情绪。”

此时,他想,最好不见她,不见最好。

但他抵挡不了一种力量,人心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最终,他就跟着姓沈的同学去了。

姓沈的同学把他安排在一个房间,让他等着。这一刻,他心潮汹涌,所有的往事涌上心头。门一开,安娜进来了。在场的一个是姓沈的同学,还有一个叫小熊的年轻医生。

事后他们回忆说,这个场合他们永远忘不了。那种面部表情,那种尴尬,那种肌肉的抽搐,那种眉眼,无法表述。两个人都非常尴尬,可见双方在对方情感世界所占的地位,这是无法隐藏的,这一切都会自动出来说话,人的情感自动打开。

小熊和沈医生借口走了。他们说:“这个场合我们也看不下去,我们也不合适看下去。”

徐洪慈后来回忆说,两人坐下,长久无语。然后还是他先开口说话,却是他事后回忆起来,都觉得自己很愚蠢的问话,就是:“你还好吗?”

安娜也问他:“你还好吗?你父母还好吗?”

这种时候,两个人的大脑都已经停顿。

两人相见之后,安娜留下了三句话。

她对沈医生说:“没想到他的妻子比他小二十多岁,做他女儿还嫌小。”这是第一句话。这是女人的本性,听上去有点酸溜溜的。

第二句话:“他当时那个处境不能怪我,我也是走投无路。”

第三句话:“我们现在都要感谢邓小平,不管是他还是我,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邓小平的恩德。”

这三句话给徐洪慈印象很深,记者曾经问他:“你认可不认可?”

他说:“严格地说,前面两句话总要打点折扣。”

“我现在看来,不是安娜害人,是政治环境害人,所以这场纠结就这么结束了。”徐洪慈放下所有关于他和安娜的记忆之后,这样总结陈词。

1984年3月奥永的亲戚在乌兰巴托火车站为徐洪慈一家送行。

悲喜交集、恩怨了结之后,徐洪慈立即回到蒙古。这时,他的小女儿叶塞尼亚刚刚出生。

1984年,徐洪慈带着妻子奥永,儿子安吉尔、波扬特和刚满月的女儿叶塞尼亚一起回到了上海。此后,徐洪慈成了上海石化总厂教育中心的高级讲师,奥永还做了老本行——护士。他们的生活终于恢复了正常。

(1988年的徐洪慈)

奥永说:“徐洪慈曾经跟我说过,他要回去。他说:‘我不想住在这里,这不是我的家乡。’我说:‘你要去哪里?你的家乡就在这里。’他说:‘我要走。’来上海三十几年他经常这么说。”

生活重归平静,而徐洪慈内心的不平静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记忆的阴影挥之不去,他经常半夜惊醒,突然坐起来,然后就不睡觉了,起来写东西。他仿佛在重走服刑之路,朋友在,仇人现。

云南丽江,这个美丽的地方,在徐洪慈的生命里留下了多少屈辱与梦魇。那些曾经给予他关照的管教如今在哪里?狱友们都好吗?还有那个要置自己于死地的监狱长李光荣呢?

(1991年的徐洪慈)

1991年,徐洪慈再次踏上了云南这片土地。他忘不了云南,他回到云南,回到丽江。

他见到很多狱友。在狱友邓巨卿的安排下,李光荣和徐洪慈同时出现了。

从当年徐洪慈越狱,到他们重见,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李光荣究竟怎么样了呢?

李光荣陷进了一个谜,他无论如何要猜透的一个谜,徐洪慈是如何越狱的?“如果是挖墙,我可以说服自己,他毕竟挖墙了嘛,他挖墙我没办法。如果是直升飞机把他带走的,我没办法,是直升飞机把他带走的。我现在一个理由都找不到,一个人就这么蒸发了。”他甚至没法向上级交代。

李光荣打那以后,在漫长岁月中的业余爱好,就是研究徐洪慈是怎么逃走的。他研究了很多案例,徐洪慈变成了一个他终身的对手。第一,那天停电,但是停电以前,他所有准备都做好了吗?应该全部准备好了。但感觉没有任何征兆,没破绽啊,偏偏那么一段停电的时间,就能越狱?第二,准备工作要做多少?第三,怎么上墙的?没有梯子,他不可能有梯子,有轻功吗?有轻功他早就没了,早就逃了,他没轻功他怎么走的呢?……这些问题一直在李光荣脑子里盘旋。按照常理,这都是没法想象、无法解释的。他带着这个未解之谜出现在徐洪慈面前。

徐洪慈又怎样呢?多年过去了,徐洪慈说:“一听到李光荣进来的声音,我浑身血液凝固。”这种感觉很少有人能体会。

像演戏一样,徐洪慈走出来,李光荣愣了一下,立刻把手伸出来,徐洪慈看了一眼,觉得他老了很多。

徐洪慈做了一个符合他脾气的动作:手不伸,不握手,不原谅。在一般社交场合,这样的场面是很少的。因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举动。中国人的习惯是给面子,再讨厌你,握握手,表面文章要做做的。

徐洪慈说:“我对他连这招也不用。我心里直接告诉我,我这一生的成就就是战胜你。就是这样,我不说话。”

邓巨卿不能让这个场面再尴尬下去,就打圆场:“老李,关于徐洪慈逃走的细节,你不一直打听吗?你不是老是问我吗?我怎么知道,我知道我变共谋犯了。现在当事人在,你不问啊?”

到这个时候,李光荣眼睛立刻发亮。一个久已萎靡的人,眼睛里立刻精光四射。他到底还是个警察,还是个监狱长,是很精干的一个人。他的力量立刻迸发,两眼炯炯有神,盯着徐洪慈的眼睛。

这眼神,徐洪慈非常熟悉,当年他注视任何犯人的眼睛都是这样的,职业化的眼神。徐洪慈的记忆一下都翻滚起来了,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

看着徐洪慈,李光荣开口了:“我最想不通的就是,你没有梯子,怎么上墙的?”

徐洪慈说:“这是你判断的致命处,致命点。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梯子?任何事情都可以分解的,梯子是可以分解的。”

李光荣很聪明,一听,失声大叫:“噢,原来你做了一架可以拆卸的梯子?!”

徐洪慈笑笑:“不错,梯子原本是可以拆卸的,可以用绳索和木头组合,越过高墙以后,再把梯子拆了。让你们永远不知道梯子是用什么做的。”

李光荣瞪大了眼睛,做了个难以描绘的表情

丽江重逢(左二:邓巨卿;左三:徐洪慈;左四:李光荣)

对于徐洪慈来说,似乎所有的恩怨都了结了,2005年上海知名记者、作家胡展奋,震动其际遇之非凡,感动其精气之浩然,对他深入采访,写出了一部,口述实录作品《永不服罪》。组织上也恢复了他的党籍。2008年4月14日,徐洪慈所在的单位给他颁发了老干部离休证书,从颁发日这一天起,徐洪慈由退休改为离休。

然而,拿到这张离休证书后的第三天,徐洪慈因癌症引发的呼吸衰竭去世。三个月后,组织上下发了《关于徐洪慈同志享受局级待遇的批复》。悲痛,留给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跟徐洪慈在一起三十多年,他从没辜负过我,我们从没说过什么过激的话。徐洪慈为什么就这么丢下我和孩子们走了?三个孩子都大了,他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徐洪慈离开了,但孩子们已经长大,奥永的痛,能随时间淡忘吗?

徐洪慈去世以后,记者胡展奋向我们转述了徐洪慈传奇的一生。从1999年开始接触他的胡展奋,回顾他们这些年的交往时说:“我当时没准备写他,当时听人家谈这个故事,觉得他的遭遇很离奇。而第一次和他接触之后,却印象深刻,那就是:“这个人不轻易相信人,有戒备心,为人有点冷淡,但内心很深,见多识广,阅历非常丰富。”

记者这样描述他们交往以后逐渐积淀的印象:

这种冷淡就是,不惊讶。你和他谈话,你说了可笑的话,他这样;你说了很离奇的事情,他也这样。他表情不轻露,波澜不惊的那种。这波澜不惊的表情,不是人为的、刻意的、克制的。有的人我们看得出他是修养所致,有的人修养好,能控制自己的表情。他不是,他是看淡一切的这种表情。你能打动他的事情很少,他自身经历过那么多,惊涛骇浪在他面前是没有传奇的。他就是这么个人。

有一次,胡展奋问徐洪慈:“当时那么多同学不如你,现在还都是有所作为的。但是你的大半生都是在苦难当中挣扎的,你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呢?”

徐洪慈是这么总结自己的:

我在自己的专业上,在自己原先的人生抱负上,我一无所成。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怎么说呢?对那种残酷环境、恶劣环境的反抗,这种个人的成功,人格上的成功,我这一生,只有这一点。我心足了。这一点,我对得起自己。

徐洪慈二零零六年七月在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市

按世俗的标准,徐洪慈没有贡献出什么发明创造,没有贡献多少物质财富,他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但对他自己而言,保持了自己人格的完整,昭示了精神不屈不挠的倔强,维护了一个平凡生命的尊严,他的生命,在另外一个维度上企及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意义。编辑于 2018-04-19

李某迪嫖娼案

一些媒体是“两面人”:批李云迪时义正词严,舆论监督时装聋作哑(原创 边城蝴蝶梦 码头青年 2021-10-22)

李云迪P娼被抓,媒体一哄而上更像为了满足偷窥欲(原创 大漠鱼 思享一角 2021-10-22

真觉得现在不少网友仍然与时俱进地践行着那句“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而不同是,不再那么好被忽悠了。一看到满世界都是钢琴家P娼的事儿,很冷静便一针见血地诊断出这波舆论风向操控者的用心,很欣慰,听听他们的说法:
网友:L云D这一炮,把朋友圈近几天的热点炸的四分五裂,他们深通此道,针对这几天公众质疑问题,欧某中、房产危机、煤炭飙涨等等,他们不失时机地投掷明星嫖娼的“重磅炸弹”,所有的质疑全尼玛荡然无存了……
网友2:事出反常必有妖,每当有某一个戏子上了-热搜的时候,肯定又到了欲盖弥彰掩盖某些事情的时候,因为民众对热点的质疑戳到了它们的痛处……厉害了,清醒的网友们!

李云迪嫖娼细解 朝阳凶险背后的道德江湖(原创 十三张机 梅林逸春秋 2021-10-22)

中国音乐家协会发声明:取消李云迪会员资格(南方都市报2021-10-22 08:12)

红星特评|“零容忍”李云迪嫖娼,正是提醒艺人:从艺先做人,做人德为先(红星新闻 4小时前(2021-10-22 16:40))

李云迪嫖娼案,李云迪并不是主角(谭秦东和他的朋友们 2021-10-22来源于麦杰逊,作者莫讲)

李云迪嫖娼被抓,举报他的“朝阳群众”,到底是哪些人?(无相财经10-22 17:14)

传李云迪在家中被抓,女方私下炫耀被闺蜜举报,转账记录成证据(辽东春秋2021-10-22 娱乐领域创作者)

中城观察|朱学东:主动揭发公众人物私德丑闻对社会伤害更大中城网2021-10-22 08:30:27)

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女专家:卖淫嫖娼应该“非罪化”中城网总编室 今天

重庆政协常委李云迪在京嫖娼被拘!更多内情披露…官牒今天

郭包肉 | 李云迪,没听过“嫖不进朝阳”吗?郭包肉七世今天

陈独秀嫖娼事件:改变中国历史?网易历史2010-01-21 16:48)

沈彬:FBI查出马丁路德金爱嫖妓 为何美国媒体拒发表?凤凰网历史 2013-08-26

为什么非要给风清扬安排个妓女?(原创 帅呆的sixgod 六神磊磊读金庸 2021-10-15)

区伯嫖娼事件神秘老板消失 自称遭陷害欲诉公堂-搜狐新闻2015-04-03 05:56: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区伯嫖娼,真相到此为止(人民网2015年04月03日06:29 | 来源:法制日报

重庆唐云:当代文学的荣耀,自方方始

杨争光说 1月27日

暗夜还在继续,我不该搅扰你们的美梦,但你们的无知与愚蠢已经不配享有任何尊重。

——题记

当鲁迅写下“救救孩子”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根基就此奠定,中国文学的光荣与梦想踏上了征途;当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狂受批判的时候,没有一个当代作家意识到,自由的风已经被高墙遮挡;曾经创造出辉煌文学业绩的沪上作家,在纠结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儿童式疑问的时候,意味着天才的智慧将不可遏制地萎缩到鸿蒙未开的状态……

有一种力量打破了文学的逻辑,有一种企图在颠覆文学的价值,有一种狂妄在捣毁美学原则!

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深刻的悲剧!

自公元1949年以降的中国文学,被称为当代文学,这在文学史划分方式上延续着朝代更迭、王朝兴衰的逻辑,但在这命名之中又显露出与古典文学完全不同的价值构建企图。如果说自先秦以来的文学,经代际切割而各具特色,但最基本的文学脉象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它的内在逻辑始终在一个基本的美学体系里发展和延续,《诗经》的率真和风雅在唐诗里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而魏晋风骨又在宋词里再度辉煌,这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风流文采因而生生不息……

只有这一次来得彻底和干净,现代中国文学逐渐形成的人道主义内核与现实主义风范,到了这时就戛然而止,内省的、批判的、浪漫的、构建的、交融的中国现代文学从此风光不再,中国作家都还来不及从新主崇拜的情绪中掉过头来,他们就发现自己曾经坚守的文学信念已经毫无生存的可能,他们必须抛弃原来的自我、迅速切换自己的身份才能获得基本的认可,才能从事那个叫做“文学”的事业!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个时候,曾经满怀激情写出《时间开始了》的胡风隐隐觉得“几条汉子”的力量正在借助时运而壮大起来,沈从文独自躲在古旧的典籍里去、俞平伯突然感觉红楼终成一梦绝、张爱玲拎着她的小皮箱悄悄登上夜航的轮船……

中国当代作家没有时间和空间来认识自己无所依凭的“他者”身份,大多数人也从来不会怀疑这个身份,相反,他们为这个身份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他们在体制中享用着一切丰厚的待遇,因而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一个深锁灵魂的牢笼!

当文学被坚强领导和完美控制,文学就被纳入浩大的意识形态工程!曾经梦想成为参天大树的作家、知识分子无一例外地成为门槛边的杂草。作家们的进食方式改变之时,也就是他们的写作姿态割裂之日!也就是那巨大的力量,从改造他们的世界观开始而改变着他们的审美观念,从改造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改变着他们文学追求的路径,从改变他们的内在人格开始而改变着他们的人生命运!

一部当代文学史就是堆积起来的斑斑血泪,作家们以自己的创作,不但大大伤害了文学本身,也生生地为他们自己完成了一部耻辱史!

是反映还是表现、是迎合还是批判、是歌颂还是暴露,无数次的争论和驳诘,最终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那些独立的、尊严的、审美的、深刻的,最后都在从众的、羞辱的、庸俗的、浅薄的面前丢盔卸甲,运动、批判、揭发、流放、封禁,开放出一丛丛《野百合花》!

是的,在我还能上课的时候,我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我这样对学生说,没有那一批作家像中国当代作家那样伟大,他们在无比狭窄的天地里,居然还能坚持写作,而且还煞有介事地写出那么多文字,要考察他们的业绩无需看他们写了什么,而是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看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写出来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同情和尊敬;同时,也没有那一批作家像中国当代作家那么无耻,他们所写的文字都不敢来自自己的内心,不敢面对同胞的苦难和现实,他们只能把愤怒泼向既定的目标,把激情赋予虚夸的表象,他们是一群被另一个自己迷惑因而无数次迷失真正自己的人,而且他们还并不承认,对此,我们无法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耀!

在1980年代,还被称为北大新锐学者的钱理群、黄子平和陈平原三位教授在“三人谈”里提出二十世纪文学整体观的时候,很是让人眼前一亮。但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在于1980年代重回文学的苗头已经出现,因为80年代的文学风景,他们误以为被1949年分割开的20世纪文学,从此可能获得某种基本的连接,但他们忘记了当代文学工程的独立性和超越一切的意识形态品格,而且他们在讨论的时候,不得不回避27年文学与世隔绝的悲惨际遇,而这个际遇,恰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最深层的底色,整个当代文学基调几乎就是1949-1976这27年来规定的!

从根本上说,他们规避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大多数时候,中国当代文学实际上是在以文学的名义消弭文学自身!

颂圣、描红、洗白、造神以及泼污,哪一项没有文学的参与?哪一项不是文学的基本任务?更不用说图解政治、虚构历史、编造现实的种种行为,在神圣的殿堂从事着最为可耻的烂事儿!他们忽略了在“现实主义”口号叫得最响亮的时候恰恰就是反现实最彻底的时候,“两结合”道路,走着走着就掉下一地鸡毛,一些作家消失了,一些作品因为歌颂腔调没合拍也惨遭尘封了,一些诗人群集体不见了……

打开一部当代文学史,它自身的割裂尚不可弥合,何来和现代文学的连接?

这就是当代文学课程的尴尬:上一学期刚刚讲完《创业史》里合作化、集体化的伟大改革,下学期你又得捏着鼻子讲《乡场上》分田到户给农民带来的底气与荣光;上学期才和学生朗诵创作于困难时期的《桂林山水歌》,下学期你就得讲同样是表现困难时期的《犯人李桐钟的故事》;上学期讲完壮丽的《金光大道》,下学期又得学《狗日的粮食》——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它们撕裂吗?它们都是文学吗?那么他们的价值标准在哪里?

无论是“三红一创”还是“青山保林”,这些被誉为经典的当代文学作品,在它们具体的文学世界之外,都无不一致地显示着一个伟大的企图,这就是修订一部中国现代历史,谱写一曲伟大革命史诗,然而它们各自的命运,恰好证明着它们的企图不过都是竹篮打水,它们以及它们的创作者,天上地下、辗转流徙,经历了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可能经历的所有荣耀和耻辱,他们的壮丽诗篇,唯余历史的一声冷笑!

北岛那“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的诗句,不知道凝结了多少辛酸的血泪!当代文学以回望的、总结的、高屋建瓴的、盖棺定论的方式来写我们的时代,无论以什么主义和流派来标榜,都不是责任的载体,都不是目睹式的现实,而是过滤的、沉淀的、死去的现实,这左右了作家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态度,在他们的笔下没有现在时,没有共时态,没有体验的切入,没有血肉的联结——

在饥饿最严重的时刻,伟大的诗人贺敬之在写《桂林山水歌》;

“百花齐放”被鼓励的时候,郭沫若真的去机械地描写那一百种花;

而郭小川只不过稍稍有点心动去写了《望星空》就遭遇不测……这些,你们应该没有忘记!

如果当代文学有什么荣耀,现在我们有的只有方方,只有她直接切入共时态、直接描写体验感、直接记录血肉悲剧……不仅仅如此,当她的写作完成之后,文学价值才刚刚开始,一系列后续效应恰如其分地试出了这个民族最为隐秘的文化心理,我们在乎所谓立场和利益,而不敢哪怕一秒钟来面对现实……

她以最温柔宽厚的态度,以不敢自欺的平实的记叙,完成了惊世骇俗的离经叛道,不再以观念的囚笼和意识形态的网络来宥范自己的心灵,她只是那么稍稍睁大了一点眼睛,就刺穿了一切!

如果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那么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是什么?如果说现代中国的鲁迅是中华民族之魂,那么方方是什么?

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为什么会让荣耀由她一人独得?

方方之后再无方方,信耶?

【作者简介】唐云,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19年2月在《鲁迅研究》课程教学中,因“发表不当言论”,被该校撤销教师资格并做降级处理,2019年5月20日起被调往图书馆工作。

中国向民主政治转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赵紫阳

本月17日是1980年代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他在执政期间主导的政治改革实践,为未来中国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吴伟,2019年10月16日

更新于2019年10月16日 11:34 中国现代史学者 吴伟 为FT中文网撰稿

2019年10月17日,是当代中国伟大的改革者、1980年代曾任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今天我们纪念他,不仅是因为他在长达九年的任职期间里,主持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起飞,更是因为他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转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中共十三大前后主持设计的政治改革方案和积极推动的政改实践,以及在他在后来软禁中对中国政治转型做出的深刻思考,为未来中国实现从一党专制向宪政民主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策略基础和实践经验。

赵紫阳主导的政治体制改革,因为1989年政局的突然变化而中断。本文试图重温赵紫阳当年提出的政治制度转型主张和实践过程,比较他与邓小平所主张的不同改革路径,总结那场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缅怀这位改革者并张扬他的精神。

赵紫阳在十三大报告征集修改意见报告上的批示

一、赵紫阳与邓小平的两条政治体制改革路径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49年建政时,从苏联基本全盘照搬过来的,它虽然以“民主”“共和”为名,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以一党专政、高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在建政以后的三十年里,它导致了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严重的个人崇拜和十年动乱,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的一场浩劫。在经历了十年文革之后,人们在总结建政以后三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逐步认识到,要避免重蹈覆辙,必须改变这种体制,使中国向以宪政民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就连以坚持“两个基本点”而著称的中共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都认为,这种体制“权力过分集中”,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当经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深入以后,这种政治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步发展的桎梏,邓小平也不得不大声疾呼,“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下去”。

1986年9月,经邓小平提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主持了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其后的改革操作。正是由于赵紫阳的主导,使这场由邓小平提出的原本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演变成了使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现代政党转型、中国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向现代宪政民主转型的一次勇敢的尝试。

鲍彤先生在他为宗凤鸣《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写到:“邓小平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双重关系,既是提倡者,又是扼杀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这场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和赵紫阳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从其后发展的过程看,甚至可以说是有两条不同的政治体制改革路径,即邓小平主张的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改革,和赵紫阳主张的以改变党的执政方式、建设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改革。只有看清80年代这次政治体制改革路径的双重性质,我们才能准确地为它定位,理解为什么是这场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动者邓小平自己亲手扼杀了这场改革;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赵紫阳的政治改革思想,和更深刻地认识80年代这场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教训。

首先,邓小平和赵紫阳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不同。

从1986年邓小平主张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更多地是从为经济体制改革扫除障碍的角度,考虑和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邓小平搞经济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救党,救这个“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到文革结束前,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搞经济改革,民众生活不下去,党就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了“优越性”。

1986年,当经济改革从农村进入城市,触及到原有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体的时候,邓小平发现改革遇到了障碍。原有的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特别是国家计委及其他主管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很多情况下是体改委在哪里搞放权,他们在哪里就搞收权;表面上说的是简政放权,实际上却是阳奉阴违;各级党政机构叠床架屋,政出多门,双重决策,严重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这种情况引起了邓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为继。

在赵紫阳主持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研讨过程中,邓小平也一再提示赵紫阳,要注重提高政府效率。1987年5月,他看了赵紫阳提交的十三大报告初稿,对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提出了“说是不搞三权分立,你们是不是也搬了一点”的质疑,强调说:要使行政机构能够有效地工作,不能过多干扰行政机构的工作。决定了就办,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不能丢。不能放弃专政,不能迁就要求民主化的情绪。我们要搞一个什么样的体制?要搞一个增强行政效能的体制,机构要精简。民主还是个手段,讲民主必须要和法制联系起来讲,把法制搞起来,才能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的行政机构应该很有效能。这些话表明,邓小平主张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出发点在于提高政府效能,而不是发展民主。

赵紫阳在谈到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时说:“我认为,邓对现行政治体制的运行,他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主张改革也是真实的。但他心目中的改革,并不是真正的政治上的现代化、民主化。主要的是一种行政改革,属于具体的工作制度、组织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方面的改革。邓主张的是在坚持共产党一党专政前提下的改革,改革正是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共产党的一党专政。任何影响和削弱共产党一党专政的改革,都是邓坚决拒绝的。”

赵紫阳与邓小平

实际主持这场政治改革的赵紫阳,对这场改革的认识也有一个变化过程。一开始,他与邓小平的看法大体上相同。他在回忆中说:1985、1986年,“我从经济改革方面认识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那个时期我一直有个想法: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超前不行,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太滞后也不行。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越深入,党内守旧势力的阻力就越大。没有政治方面的改革,经济改革很难深入下去。而且没有政治方面的改革,支持改革的力量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社会矛盾,没有政治改革也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1986年9月,赵紫阳被邓小平点将,在担任总理的同时,主持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工作。1987年初胡耀邦被迫辞职,赵紫阳代理党的总书记以后,接触政治领域的事情多了起来,他的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看法进一步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路,发展到“尽量地容纳和扩大其他各种力量的政治参与”。这个时候的赵紫阳认为,政治改革必须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与人对立的问题,必须解决执政党与民众对立问题,必须解决人民在这个制度下没有自由的问题。他说:这时候,“我深深感到党和知识分子的紧张关系,必须从根本上设法解决。而离开知识界的政治参与,同知识分子的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他知道,在当时党内保守势力极为强大的条件下,改变共产党一党专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另辟蹊径,从改变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入手,通过民主和法治的途径,限制党的权力。他“当时总的想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改变,但执政的方式必须改变。另外,人治的问题要改变,真正做到法治。社会主义国家也应该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他说,“这两个概念实际上也就是我那两年形成的政治改革的总的观点”,即他设计和推进政治改革的出发点。

其次,赵紫阳在主持实施的改革措施远远超出了邓小平划定的范围。

在改革研讨之初,1986年9月,邓小平就为这次政治体制改革划定了内容,他说:“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的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此后,他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赵紫阳所作的十三大报告第五、六部分及《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为这次改革规定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党政分开”。但报告对“党政分开”的解释是:“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赵紫阳对“党政分开”的这一阐述,与邓小平以解决多重领导、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党政分开”的重大不同在于,强调党的活动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强调“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的转变”;强调党不再“领导一切”,而是转变为现代政党政治通行的执政原则:实行政治领导,即“出主意、用干部”,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党的主张。另外,在十三大报告中,还提出了在除人民代表大会之外的国家机关中取消党组、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审判、依法保障公民各项基本权利;提出了“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原则,和建立人民监督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提出了“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规范,逐步做到:党、政权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制度化,国家政权组织内部活动制度化,中央、地方、基层之间的关系制度化,人员的培养、选拔、使用和淘汰制度化,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共十三大之后,赵紫阳在领导经济、政治改革的过程中,又相继提出了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廉政建设、在建设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同时建设民主政治新秩序等问题。

中共十三大通过赵紫阳的报告

从这个方案中可以看出,它已经完全超越了邓小平主张的行政改革的范畴。这个方案虽然目标有限,内容有限,程度也有限,并且只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但从总的方向说,它符合世界民主潮流的大势,符合中国广大民众对实现民主宪政的期盼和要求,也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在那个短暂的时期内,它创造了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打破了共产党领导一切的格局,强调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削弱党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取消党对文化的审查制度,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取消党对司法的直接干预;通过建立公务员制度来淡化党管干部;探索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以及建立党内民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规则等。从大的方面讲,在赵紫阳主政的那几年,中共的一党专制在逐渐削弱,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也在逐渐弱化,而民主和法治建设逐步开始走上正轨,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实现与保障也有了相当进展,党内政治生活开始走向民主化制度化,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的情况也在逐渐改变。

赵紫阳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做的这一切,在1989年春夏事件之后,大都被邓小平和党内的保守势力所中止,赵紫阳的大部分主张也被作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证据而否定。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邓小平和党内保守势力,看到了赵紫阳所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大大唤醒了民众的公民意识与权利意识,发展下去有可能危胁到中共一党执政;看到了赵紫阳主持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大超越了他们所能许可、接受和容忍的范围,任其发展下去,“党将不党,国将不国”。

这一事实也可以从反方面证明,赵紫阳所主持操作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不再是邓小平所主张的那个“政治体制改革”。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赵紫阳真的中规中矩地按照邓小平的那一套行政改革的路子,来搞“政治体制改革”,那么这场“改革”很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至少不会导致后来改革被中止、他人被撤职的结局,但,那就不是赵紫阳了。

二、赵紫阳八十年代政治改革方案及实践

1986年9月,赵紫阳主持“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并授命鲍彤组建研讨小组办公室,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工作。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赵紫阳七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会议,听取办公室和下面专题组的汇报。赵紫阳和研讨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听取汇报过程中,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发表了大量议论和谈话,议中有决,决中有议。这些谈话为后来起草和形成《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和中共十三大报告第五部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第六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11月赵紫阳与中央政改办全体人员合影

在此期间,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顶住了邓小平“是不是也搞了一点三权分立”的压力,妥善处理了邓小平提出的“活力、效率、积极性”与建设民主政治这两个目标的差异,排除了党内左的势力发起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的干扰,克服了党内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于1987年10月的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和十三大上,推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长远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

赵紫阳当年主持起草并实施的这个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历史文件中,一是他在中共十三大上所作并得到大会通过的报告,二是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两个文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角度有所不同。十三大报告讲政治体制改革的两个部分,侧重务虚,讲改革的必要性和原则较多,以使全党、全国民众都能理解这场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重点讲的是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准备将来在内部掌握和择机出台,所以当时没有公开发表,后来作为附录,收入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赵紫阳文集》第四卷。

赵紫阳对推进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决心,不仅体现在上述两个文件上,而且也表现从我做起、从中央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实践精神上。

1987年下半年以后,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研讨工作已经进入尾声的征求意见阶段。研讨中遇到的问题大都已经基本确定下来。赵紫阳和中央研讨小组认为,党政分开、党内民主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党做起,从中央做起。许多事情,大方向已定,不一定非要等到十三大通过以后再开始做,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应该从现在就做起。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的主张,是赵紫阳所主张和积极倡导的。赵在代理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后,他按照自己对党的领导的理解,首先在中央高层的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过去相当一个时期,理论、文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甚至一些影片、剧目能否上演都要中央高层审查拍板,一些重要司法案件也要由中央讨论定案。赵紫阳担任代理总书记后,这种状况开始改变。1987年夏天的北戴河休假期间,放映电影《芙蓉镇》,请赵紫阳来看。看完电影以后,一位书记处书记问赵紫阳:“这个电影可以公演吗?”赵紫阳回答说:“我们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审查电影的,以后中央不审查电影。”还有一次,湖南学生跟驻军发生冲突,军人开枪打死了一个学生。结果,官司一直打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军队代表、高检、高法的人都来了。常委开会,大家汇报完情况以后,政法委书记请示赵紫阳:“这个案子判还是不判?怎么判?”赵明确表示,中央要求依法办案,但不审查案件。“判不判,怎么判,由你们政法部门依法办事,我们这里不讨论。党中央对你们的要求,就是要你们依法办事。”赵紫阳这样说,就表明了一种态度,中央要求公检法依法办事,独立办案,中央不干预具体司法案件。如果这种做法坚持下去,形成制度,那么慢慢的,司法独立原则就会在中国确立起来,中国就会成为一个法治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政治环境非常宽松。至少在中央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层次上,没有审查制度,不去管具体事务,不对具体问题发表意见。当时,赵紫阳所注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共产党要转变执政方式,或者说共产党要有新的领导方法。而这种转变,要从中央开始。中国要搞民主政治,必须以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为前提,不然的话,不仅其它方面的改革无法深入,而且有可能慢慢使执政党丧失执政基础。

在十三大前和十三大后的党内、人大选举问题上,都有人反对直接差额选举,主张搞差额预选、等额正式选举,认为这样做,既可以体现“民主”、又可以保证上级意图实现。赵紫阳坚决反对这种做法,鲍彤和他的部下们对此也持反对态度。因为,差额预选,实际上给某些人留下了操弄选举的空间。十三大前和后来历次党代会搞差额预选的事实表明,预选都是在各省代表团内进行,总的结果并不向全体代表公示。各个代表团的代表都只了解本团内部的预选情况,不了解其他团的情况,更不了解总的预选情况。最后形成等额的正式候选人名单还是由中央高层领导人圈定,“大会主席团通过”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这种表面上“民主”,结果与过去的等额选举几乎完全相同,换汤不换药。从本质上说,“差额预选”是欺骗全党、欺骗公众的“伪”差额选举。所以,当时赵紫阳、鲍彤们在差额选举问题上,都坚决反对搞差额预选,主张从十三大开始就直接进行正式差额选举。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政治局会议上,赵紫阳说,差额选举确有好处,这要有个锻炼的过程。以后甚至可以考虑,省长将来也可以有两个候选人,让代表们选嘛。他认为,只有在有监督条件下进行有竞争的公开的差额选举,才能真正体现选举人意志,保持对当选人的压力,使他们注意联系群众,减少特权、滥权行为,防止腐败发生。

实行差额选举,是中共十三大上最引人瞩目的一项改革。最有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中央委员会选举差掉了邓力群。由于是初次在全国党代会上采用,差额的比例很小,要在185名候选人中选出175名中央委员,差额比例只有5%多一点。一旦党代会的代表们在选举中有机会自由表达自己意志的时候,在党内不得人心的“左王”邓力群被淘汰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原来被邓小平内定当政治局候补委员,甚至有人希望他当总书记的邓力群,竟然在差额比例很小的中央委员选举中落选,这在高层引起了相当大的震撼。邓小平得知这一情况后,表示应该尊重选举结果。就这样,邓力群失去了进政治局的可能。在此情况下,是赵紫阳出面向十三大会议主席团建议,把邓力群改作顾问委员会候选人,以使他能当中顾委常委。结果在11月2日中央顾问委员会选举常委的差额选举中,邓力群再度落选。

赵紫阳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稿上的批示

三、十三大后赵紫阳推动政治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

在中共十三大上,赵紫阳顺利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此后,他立即开始对落实政治体制改革方案进行了部署,各项工作随即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从执政党、国家政权机关,到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都开始研究、制定自己的具体改革方案,并且大都先后投入了实施。从1987年11月到1989年6月,在这短短的一年半多的时间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央和地方、在各部门、各领域的进展有快有慢,深浅不同,发展并不均衡,在一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阻力重重,并且由于时间较短,有许多工作未及展开或深入,但大都已经艰难起步,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成果初步显现。

1.从党内民主做起,使党的领导机构运行走向制度化、透明化

赵紫阳认为,要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使之民主化和规范化,不仅党代会要改革,而且党的高层,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书记处更要率先垂范,进行改革,使集体领导制度化,加强对党的领导人,特别是最高领导人的监督和制约。

十三大后,根据赵紫阳的建议,十三届中央政治局的第一次会议就规定了中央的最低限度的例会制度:每年必须召开至少两次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要向全会报告工作;每个月必须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每星期必须召开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对重大问题的结论必须经过表决形成。十三届政治局第一次会议还规定,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的结论,必须分别通过公报或新闻向社会公布。

当时,赵紫阳名义上是中共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认为,他这个中央总书记就是“大秘书长一个”。与以住的中共领导人相比,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十分注重遵守规则和程序,该由常委决定的就拿到常委会上,该由政治局确定的,就拿到政治局会上决策,该表决的就付诸表决,该由书记处落实的,就交由书记处办,从不以个人意见,代替组织决定。

十三大后,中央要求,地方各级党组织也要相应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议事规则、表决制度和生活会制度。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明确规定党内选举的提名程序和差额选举办法。按照这一要求,在十三大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地各级党委都纷纷制定了议事规则、表决制度和生活会制度,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基本上都仿照十三大,实行了差额选举。

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中,还提出了将来要考虑实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个设想没有时间和机会实施。

1987年11月赵紫阳与政改办人员在中南海紫光阁(右一为本文作者吴伟)

2.党政分开方面的几项改革

中共十三大后,在党政分开方面,赵紫阳和他领导下的中央推动出台的措施最多,遇到的阻力也最大。

首先,调整中央与国家机关的工作关系。中央决定,实行党政分开后,中共中央的财经小组、思想宣传小组、外事小组、政法委(改称政法领导小组)仍保留,职能是研究大政方针,不直接分管政府各部门的工作。198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发文,正式撤销中央政法委,成立中央政法领导小组,作为政策调研机构,政法领导小组不开政法工作会议,不发文件,不干预具体案件,体现了党政分开,公检法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但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不久,中央政法委又被恢复,时至今日,司法独立的原则非但没有得到确立,反被说成是“西方那一套”而受到批判。

其次,撤销设在政府机关中的党组。到底什么情况下成立党组,什么情况下不成立党组?在研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结论:在有党派政治斗争的组织内部,才需要成立党组(或称党团)。党组的作用,是团结领导本党成员,在该组织内部贯彻本党意图。中国政府是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政府,其内部没有必要成立党组。况且,政府是行政组织,是依据行政首长的行政命令进行运作的组织,党组的委员会制决策方式与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根本矛盾的。针对这种情况,中共十三大修改了党章,决定,不经选举产生的领导机关,不设立党组。按照这个规定,十三大后各级政府部门逐步开始裁撤党组;只有人大、政协、工会、妇联保留党组。撤销党组的工作具体由中组部负责,实施过程在中央和地方、各个部门进展不同。到1989年初,全国党组的情况大致是二分之一已经撤销,二分之一准备撤销。

五年以后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再次修改了党章,重新恢复了十二大党章的提法,由此,十三大后被撤销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中的党组全部重新恢复。

第三,调整地方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十三大后,中央开始进行地方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调整的方向是:地方各级党委不设不在政府任职但又分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常委;撤销地方各级党委办事机构中与政府重叠对口的部门;根据党政工作的不同特点,调整领导干部的配备,并精简各级党委机构,减少专职党务干部。目的是通过这些措施,从机构和组织、人事安排上,减少党委机关对政府工作的干扰,保证政府部门独立开展工作,依法行使职权。

第四,改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那个时候,全国有几十万家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营和集体企业,实行的都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要厂长、经理真正成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成为企业事实上的一把手,要动几十万个党委、支部书记的蛋糕,工作的艰难、工作量的巨大,可想而知。但是,中央在这个问题上,决心坚定,措施有力,宣传到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国的国营企业基本完成了向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过渡,而且没有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的事业单位,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报刊媒体等都开始照此办理,校长、院长、所长、社长负责制也开始纷纷确立起来。基层的党政分开,因为得民心、顺民意,所以推开以后,势如破竹。

1989年6月以后,“因为形势和政治工作的需要”,许多地方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院长、所长负责制”开始回潮。国有企业也回复到“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状态。

第五,党纪政纪案件分别查处。按照赵紫阳当时的考虑,党纪、政纪、法律是性质不同的约束规范,在党政分开的条件下,应该由性质、职能不同的机关分别处理。中纪委应该主管党纪案件查处,并集中力量抓好党纪、党风。各级纪委常驻政府各部门的纪检组原则上可以撤销。而法纪和政纪案件分别由国家司法部门和政府行政监察部门处理。对那些一时搞不清是应该由党纪处理还是经由司法程序处理的案件,处理的顺序,应该是先由司法部门处理。如果法院判决有罪,再由党的纪检部门和政府的行政监察部门根据罪名和量刑的情况,依据党纪、政纪作出处理。此项改革,中央要求由中纪委提出改革方案。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项改革未及完成,就被中止了。1989年以后,对违反党纪、政纪、法律的案件查处非但没有分开,党的纪委、政府监察部门反而公然合二为一,还发明了“双规”的办案方式,开创了一个明显违反党章、宪法和法律的不良先例。而且在处理的顺序上,恰恰反了过来,涉及公务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先是由党纪检部门立案和调查,根据情况先做党纪、政纪处理,然后“移送”司法部门。实质上,这是在未经法院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情况下,先由纪检部门认定是否涉嫌犯罪。这种做法,是严重有违于法治原则的。

3、坚定推进选举制度改革:各级人大选举的探索

十三大以后,很快又迎来了地方各省市人大和政府换届的高潮,选举制度改革在地方选举中开始全面推行。在各省市换届中,普遍搞了候选人的民主推荐、征求党内外意见、省委讨论、差额报批的办法。选举中出现了尊重选举人意志,严格依法办事的可喜局面。根据中组部统计的资料,到1988年2月中旬已经举行了选举的20个省市中,均出现了在已经报批的名单之外,依法由人大代表10人联名提名候选人的情况,共提名190人,其中正式列入候选人名单的有54人,当选的有7人,其中有副省长3人;有中央提名的3个省人大主任、3个副省长、1个省检查长、1个省法院院长落选;有6个省搞了人大主任差额选举(原来中央只安排山西搞差额试点,就是说有5个省出现选举人提名人大主任候选人的情况),差掉了3个由中央提名的人选,由代表提名的3位候选人当选;有5个省搞了省长、5个省搞了省法院院长、6个省搞了省检察院检查长的差额选举,落选的105人,占候选人总数的23%;在选举过程中,有4个省市搞了候选人和选举人见面、对话。这种局面,在党的中高级干部中,有人叫好,有人叫糟。有些人忧心局面失控,担心“党的领导”无法体现。

对此,赵紫阳在中央常委会上说,这样的选举很好,不必担心。党委领导应该从工作考虑,不是对名单负责,组织部安排人有的时候还要换,这说明原来的考虑不合适。那么为什么不允许群众选举?说要“加强领导”,要搞清楚,一个是到底领导什么,二是如何改善领导。出现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落选,组织部应该反思自己的方案与群众认识的差距。如果组织上提名的竞争不过群众提名的,那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嘛!要不要开党员会统一思想?没必要。你要统一什么?一是名单本身是差额的,你统一思想让谁当选?二是这样搞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民主原则不符合。如果从如何保证党委名单当选的角度来总结经验,那就不利于组织部门改进工作,也不利于民主发展。

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按照十三大报告的要求,既然“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那么“党管干部”就应该是党对干部人事制度建设提出方针政策,形成法律和制度。党的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责,就不应该再是直接管理任命干部。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就是要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贯彻党政分开原则,改变由党的组织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治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首先把干部队伍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分离出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进行科学管理。

中共十三大对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设想是,“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推荐各级政务类公务员的候选人,监督管理政务类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为此,中央建议,设立国家人事部,主管起草国家公务员法规和提出各种配套措施,负责职位调查和分类,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并直接管理一定层次的高级公务员。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这是中共掌握政权以来对执掌公权力、行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那一部分公职人员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包含了西方发达国家几个世纪来形成的文官制度的几乎全部基本要素(除了公务员中立原则以外),如果真的能按照十三大确定的这些原则走下去,那么将为中国走上民主宪政之路奠定一块重要的基石。

真正实施起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际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是来自中共的组织部门。他们对于“党管干部”的理解,对于什么是国家公务员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统一到十三大确立的原则上来。对于建立公务员制度,中央组织部的态度是,把这个题目接过去,形式上接受建立公务员制度,但在实际上仍然坚持组织部直接掌管负责干部的管理和任命这一条。

考虑到当时党内的实际情况,赵紫阳的意见是,无论如何,我们先把国家公务员制度搞起来,争论中的问题,靠时间、靠实践来逐步解决。中组部、国家人事部等部门随即开始了《国家公务员条例》起草的工作。但是,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直到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才由国务院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年1月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施行。但是,此时实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与十三大时的设想有了重大差别,国家公务员分成政务、业务两类的设想已经不见了踪影。至于后来,各种“比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出台,就更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初衷相去甚远了。

5. 放开新闻管制,抓紧新闻立法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原则。要落实这一原则,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对以往控制严密的新闻报道审查制度进行改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放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这是赵紫阳为政治体制改革确定的一个方向,但这也是十分敏感的一个问题,阻力极大。十三大后,中央常委和书记处在赵紫阳的主持下,曾经数次开会研究这个题目,确定了依法管理,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允许出现多种声音,允许自由讨论的原则。十三大后的一年多时间,成为建政以来政治气氛、舆论环境最为宽松的一个时期。

1987年11月1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后赵紫阳率常委会见记者(图片来源:AFP)

1987年12月8日,在新成立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的第一次会议上,鲍彤谈到了赵紫阳关于新闻改革的一些想法。他说,紫阳说新闻改革总的要求,一是增大信息量,更加开放;二是要求新闻界当好新闻渠道;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四是讲究宣传效果。

从1987年12月起,鲍彤以中央宣传理论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的名义,在中南海连续四次召开了首都各主要媒体负责人座谈会。在这些座谈会基础上,形成了有关新闻改革的首都各大报负责人座谈会纪要。这个文件在1988年3、4月间,作为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的文件正式下发。鲍彤后来在谈到这个文件时说,实际就是把新闻改革的要求向各个报纸提出来,各种媒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反正只要往前走一步都好。实际上有点像农村改革一样,一点点探路。希望大家把改进新闻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做出自己的探索,没有统一的东西。

1988年4 月15日上午,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刚刚召开的两会上提出的问题。赵紫阳特别谈到,新闻法还要搞,要准备它不完善,五年以后再修改。但有一个法总比没有好。这个问题很敏感。

1989年初,赵紫阳仍然在考虑新闻改革问题。他主动邀请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胡绩伟到他那里,谈新闻改革和新闻法起草问题。他后来回忆说,他在这次谈话中和胡探讨了开放独立办报问题。“现在所有的新闻媒体都由党和国家垄断,这不是办法。当然那时我也没有想完全放开,但有领导地放开一些会有好处。党和国家所控制的媒体不愿发表的东西,总还有别的媒体可以发表,那也好呀。蒋介石时代还有民办报纸嘛!虽然不能说开放报禁,但舆论要适当放开。”

尽管赵紫阳为进行新闻改革,积极推进新闻立法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个时候的新闻法和出版法已经合并成一个法律,由胡乔木在主持起草,而胡对此项工作一直态度消极。这个法律草案迟迟难产。到了1989年6月以后,新闻出版法的起草就中止了。

在赵紫阳的主持下,十三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除上述方面以外,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工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改革、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以及支持公、检、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从方案设计开始到1989年改革被中断,赵紫阳和他的部下们在发展民主政治、改变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方面,方向是明确的,态度是坚定的。就在最后的那场如何对待学潮问题的斗争中,赵紫阳也从没有放弃通过民主和法制的方式,解决解决政府和民众的冲突,并试图通过和平解决这场学潮,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赵紫阳在五四亚行讲话中提出的“冷静、理智、克制、秩序,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的主张,是在和平条件下,在中国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解决社会矛盾,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和冲突,防止其进一步走向激化和对抗,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一条最好途径。这条途径,一反中共过去处理党内、国内政治矛盾方式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反映了中共党内以赵紫阳为代表的一部分坚持改革开放的领导人要求以民主立国和依法治国的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全新的治国理念。这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

1980年代这场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它的实际主持者是赵紫阳,而不是邓小平;改革实践中所施行和准备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也是按照赵紫阳及其部下的主张进行的。有鉴于此,我为这场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位是:它由中共党内一批有远见、有民主意识的开明领导人主持进行的使共产党由革命党向现代民主政党转变、由一党体制向宪政民主体制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它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中国的改革,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留下的影响和意义却不可低估。

那么有人会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赵紫阳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与邓小平的看法相左,为什么邓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时,会表示“完全赞成”十三大报告和《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支持赵紫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这也很好理解:第一,赵紫阳主持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其中体现了邓小平的“效率、活力、积极性”的主张;第二,赵紫阳提出的改革方案,大都有党的传统说法和邓小平过去讲过的话作为依据,特别是以邓小平1980年的8•18讲话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在发展民主方面,80年代初讲过许多话。虽然这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时他不再讲这些话了,但赵紫阳把邓小平的这些“压箱底”的东西翻出来,写到方案里,邓小平也不好说错,他总不能自己反对自己;第三,邓小平同意改革方案中按赵的主张去写,但不一定真的同意赵紫阳去做。当赵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同意民主党派在人大设立党组时,邓就让人给赵传话说:“讲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只是讲讲而已,怎么能当真?”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并没有意识到赵紫阳发展民主的主张会有那么大的动员力和影响力,它唤醒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导致了1989年的民主大潮,邓认为这直接危及到了中共的执政地位。

六四发生之后,邓小平坚持“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不动”,说明他仍然不承认报告有错;但是此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却偃旗息鼓,又说明邓小平看到并且惧怕赵紫阳这套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与措施可能发生的后果。此后,他虽然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了“谁不搞改革谁下台”,但也仅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政治体制改革则只字不提。这种“跛脚的改革”,直接导致了以后二十多年市场化过程中公权力的腐败、权贵利益集团的产生、政府公信力锐减,党的执政合法性根基不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政治与经济改革“一手软、一手硬”的必然恶果。

四、赵紫阳晚年对中国政治转型的思考

如果说向现代宪政民主制度过渡,或许当时还只是赵紫阳及部下们脑子里的一个影子,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与党内复杂的政治环境,他们还无法明确、直接地表达出来的话,那么在赵紫阳的晚年,他经过对自己一生,特别是对他主持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以后及此后15年幽禁日子的反思,就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赵紫阳在软禁期间

按照赵自己的说法,他的一生,曾经经历了两次“大彻大悟”。第一次是他经过十年文革,从忠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一个以民本主义为思想特征的改革者。这个时候的赵紫阳,还没有完全跳出共产党传统意识形态的框框束缚;第二次,是他经过主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和改革实践,特别是经过1989年的那场巨变后的反思,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在他晚年离开了政治权力核心并失去自由的15年中,他对自己的一生,对他所为之奋斗了几乎一辈子的这个党和这个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他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民主制度,完全流于形式,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少数人、甚至是个人的统治。”“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倒是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显示了它的生命力。看来这种制度是现在能够找到的比较好的、能够体现民主、符合现代要求而又比较成熟的制度。现在还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他的结论是:“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现代的市场经济,现代文明,它就必须实行政治体制上的议会民主制。”“我们迟早要走这一条路,与其被动地走,不如主动地走。”

但是,赵紫阳并不认为中国可以一步就可以跨越到这种“先进的政治制度”,而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他认为,“根据中国的情况,在过渡期,为了能过渡得好,至少是在一定时期,保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改变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仍然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出发点,一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二是有利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顺利地过渡到比较成熟的文明的民主政治体制。也就是说,第一不可仓促,冒然地全部搬过来;第二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绝对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防止任何不利于甚至阻碍向这个目标前进的倒行逆施。”赵紫阳还说:“我们现在不培植反对党,一旦垮了,国内会大乱的,这是最危险的。现中央不考虑这一点,不愿看到这一点。”

关于如何实现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问题,赵紫阳说,“关键是共产党领导集团有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信念,然后再因势利导,分别轻重缓急,逐步实行。但是也不能完全靠执政党的自觉,必须有社会舆论各方面的推动;也不能一切都不动,完全等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备了条件,在哪一天来宣布实行议会民主政治。这应该是一种渐进的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政治体制上不断改良、改进,使之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究竟如何过渡,我在前面讲的改进共产党执政方式所列举的那些内容都是应该做的,尤其是在初期阶段。”

赵紫阳主张的这种渐进式的政治转型方式,是他政治改革思想的一大特征。研究当年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的七次会议记录,和鲍彤领导的中央政改办的讨论记录,可以看到,近年来我们在政治改革讨论中经常提到的民主宪政、言论自由、公民权利、党派政治等问题,在当时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研讨过程中都讨论到了。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纳入方案时,就要有取有舍。赵紫阳、鲍彤和政改办的研究人员们在这个时候,对于邓小平要的效率,与党内外对发展民主的要求这个矛盾,已经看得很清楚,而且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赵紫阳和政改方案的研讨者们不得不首先选择服从于邓小平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次改革,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由中共中央主导的。因此,这个方案首先必须考虑到党内高层的承受能力,特别是邓小平等政治老人的意见,否则方案就不可能通过。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的妥协就是必要的。也许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只能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向前走一小步,但只要这个步子迈出去了,这一小步就可能会成为中国向民主政治转型的一大步。十三大这个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推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可以把现在要做的而且能做的提出来,邓小平们现在不能接受的,或是将来才有条件做的先不去讲,留到十年后再讲再做。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难以抗拒的。党内的政治老人们,总有一天要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走出这第一步,几年后下次党代会上再走下一步可能就会阻力小很多,而再下一步可能就更好走一些。

赵紫阳认为,中国的政治转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各项改革,需要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设想十三大后开始布局,党政分开、党的制度建设、机构改革和建立协商对话制度,抓得紧,通过三至五年可以有一个基本格局。其他各项改革都应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择机出台,逐步实施,但不可能很快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有个过程,才能逐步走上轨道,配起套来。赵紫阳的考虑是,经过十五年到二十年,三到四届党代会的不间断改革,中国的政治转型和民主政治建设就就有可能造成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这就是说,已经提出的目标和改革内容都是有限的,三、五年的时间也只能完成一个基本格局。要实现改革的长远目标,需要后人沿着民主政治的方向,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这就是赵紫阳以渐进方式推进中国政治转型的思想。

令人扼腕的是,赵紫阳所主张的、所推动的政治改革和政治转型,由于实施的时间较短,在操作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加之来自党内保守势力的阻力巨大,改革并没有“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反而在1989年的局势突变所打断。许多已经开始的改革被迫中止,许多已经在拟议中准备出台的改革措施胎死腹中。在此后的几年里,已经实施的许多改革又重新回到起始点,甚至进一步,退两步。尤其是近年来,文革中的一些政治口号又重新回到政治生活中,个人崇拜回潮,政治权力再次高度集中,“党领导一切”已经重新成为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代名词。中国政治转型的前景晦暗不明,无数国人对此忧心忡忡。

在这种政治现实面前,纪念赵紫阳诞辰一百周年,就是要张扬赵紫阳的旗帜,学习他的历史担当,重温他提出的推动中国政治制度转型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过程,总结那场政治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后来者坚定中国必须走政治改革之路的信念,研究和确定中国未来政治转型的路径和策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吴伟:赵紫阳与80年代政改的历史遗产

吴伟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80年代政治改革系列谈之四十三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29日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者按: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年代:十年文革浩劫终于结束,在人们的肉体和精神被禁锢压抑多年之后,新的思潮和改革氛围喷涌而现。其中,政治改革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浪漫的年代。源于中共党内一批开明派的努力和试图冲破旧体制窠臼的勇气,80年代的这场政治改革虽然很快在党内保守势力的围剿下失败,并在1989年那场举世瞩目的事件后彻底终结,但它影响之深远,恐尚无出其右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特开设“中国1980年代政治改革系列谈”专栏,邀请当时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吴伟先生就那段历史撰写系列文章,希望通过这个专栏,不仅留住公共记忆,也通过历史照亮今天和未来。此为本专栏最后一篇。

赵紫阳与80年代政改的历史遗产

80年代中国的这场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存在邓小平与赵紫阳两条“政治体制改革路线”,但改革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实际上是在赵紫阳的主持下进行的。中共十三大报告第五、六两个部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十三大以后赵紫阳提出的加强廉政建设、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和民主政治新秩序等思想,都体现了赵紫阳对当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认知,构成了这次政治体制改革的丰富内涵。虽然在当时的改革实践中,这些内容有些得到了贯彻,有些未来得及实施,有些被歪曲以至篡改,在1989年六四后又大多倒退回到原来的起点甚至更糟,但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政治改革方案和内容体系,是赵紫阳留下的政治遗产的主要部分,对于推动今日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转型,仍然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80年代政治改革遗产的核心内容


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和赵紫阳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如果要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一个概括,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说:就是以民本主义、民主主义为基本政治理念,通过和平转型和逐步过渡的方式,完成中国从极权政治向宪政民主的转变,从一党独裁向现代政党政治的转变。

赵紫阳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明确地说:“当时总的想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改变,但执政的方式必须改变。另外,人治的问题要改变,真正做到法治。社会主义国家也应该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他说,“这两个概念实际上也就是我那两年形成的政治改革的总的观点”(赵紫阳:《改革历程》,第292-293页)

当年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中有一条最基本的内容,叫做党政分开。赵紫阳主张的党政分开,与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以实现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为目的的,其基本涵义,是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共产党凌驾于宪法、法律和国家政权之上的问题,解决实际上存在的共产党中央决策和宪法名义上的全国人大和政府决策这样两个决策中心的问题,实现国家权力重归人民代表大会。赵紫阳和他的主要助手鲍彤提出的撤销党委中与政府重叠的部门,撤销各级行政、司法机关中的党组,撤销各级政法委,实现党的组织属地化,把国家公务员分成政务、业务两类,中共组织部门不再掌握政府系统人事大权,改革人大选举制度,逐级实现真正自由选举等等,无一不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顺理成章的就是在开放人大中实现党派活动、党派竞选;权力重归民意机关及其选举出的行政、司法机关;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要受到民意的制约,也有下台的可能,也要实现党内的民主化。只不过,后面这些内容,赵紫阳、鲍彤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只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说出来而已。

遗憾的是,赵紫阳提出的这些改革措施,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只有撤销党委中与政府重叠的部门、撤销各级政府机关中的党组、撤销政法委等得到了部分实施。“八九”之后,不但这一切又退回到了历史的原点,已经推进了的改革也成为赵“搞自由化”的罪状。


赵紫阳一生的两次“大彻大悟”


在当年那场改革已经过去20多年的今天,有人仍然不能正确理解赵紫阳和鲍彤们当年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涵,不能正视赵紫阳与邓小平的政治分野,没有看到,或是不愿看到赵紫阳已经开始冲破共产党的传统体制、观念,开始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主义者这样的事实。

赵紫阳与胡耀邦都是中共党内改革力量的杰出代表,都认同普世价值,但他们也有不同。这个不同,最大的一点,就是赵紫阳在他主持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和实际操作的那几年,已经开始逐步跳出了中共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逐渐开始认同现代政治理论和观念,认同宪政民主和现代议会制度。而胡耀邦则缺乏认识这些问题的机会和历史条件。笔者的这一判断,根据就是赵紫阳和鲍彤当年提出的那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研究当年政治体制改革留下的那些资料,可以看到其中大量的向宪政民主发展的政治指向。党政分开、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人大中开展党派活动、改革选举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实现社会团体自主化、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法律化、开展社会协商对话,实现和保障司法独立等等,无一不是向现代宪政民主制度发展的第一步。鲍彤当时就曾经说过:“十三大的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只要走出了这第一步,后面的东西就呼之欲出了。

如果说向现代宪政民主制度过渡,或许当时还只是赵紫阳和鲍彤们脑子里的一个影子,他们还没有直接意识到,或许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与党内复杂的政治环境,他们还无法明确、直接地表达出来的话,那么在赵紫阳的晚年,他经过对自己一生,特别是对他主持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以后及此后15年的反思,就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赵紫阳的一生,曾经经历了两次大彻大悟。第一次,是他经过十年文革,对中共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进行反思之后,从忠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一个以人为本的民本主义为思想特征的改革者。这个时候的赵紫阳,还没有完全跳出共产党传统意识形态的框框束缚;第二次,是他经过主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和改革实践,特别是经过1989年的那场巨变,使他从体制的改良派转变为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在他的晚年,离开了政治权力核心之后失去自由的15年中,他对自己的一生,对他所为之奋斗了几乎一辈子的这个党和这个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他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民主制度,完全流于形式,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少数人、甚至是个人的统治。”“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倒是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显示了它的生命力。看来这种制度是现在能够找到的比较好的、能够体现民主、符合现代要求而又比较成熟的制度。现在还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现代的市场经济,现代文明,它就必须实行政治体制上的议会民主制。”(赵紫阳:《改革历程》第296、297页)


渐进式改革是赵紫阳政治改革思想的一大特征


但是,赵紫阳并不认为中国可以一步就可以跨越到这种“先进的政治制度”,而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他认为,“根据中国的情况,在过渡期,为了能过渡得好,至少是在一定时期,保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改变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仍然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出发点,一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二是有利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顺利地过渡到比较成熟的文明的民主政治体制。也就是说,第一不可仓促、冒然地全部搬过来;第二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绝对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防止任何不利于甚至阻碍向这个目标前进的倒行逆施。”(赵紫阳:《改革历程》第298页)赵紫阳还说:“我们现在不培植反对党,一旦垮了,国内会大乱的,这是最危险的。现中央不考虑这一点,不愿看到这一点。”(《杜导正日记——赵紫阳还说过什么?》第178页)

关于如何实现向现代政治和议会民主转型的问题,赵紫阳还说:“关键是共产党领导集团有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信念,然后再因势利导,分别轻重缓急,逐步实行。但是也不能完全靠执政党的自觉,必须有社会舆论各方面的推动;也不能一切都不动,完全等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备了条件,在哪一天来宣布实行议会民主政治。这应该是一种渐进的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政治体制上不断改良、改进,使之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究竟如何过渡,我在前面讲的改进共产党执政方式所列举的那些内容都是应该做的,尤其是在初期阶段。”(赵紫阳:《改革历程》第298-299页)

赵紫阳主张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是他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一大特征。这一点,在他当年主持改革研讨时,态度就十分明确。研究当年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的七次会议记录,特别是鲍彤领导的中央政改办的讨论记录,可以看到,近年来我们在政治改革讨论中经常提到的民主宪政、言论自由、公民权利、党派政治等问题,在当时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研讨过程中都讨论到了。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纳入方案时,就要有取有舍。

在两难的选择中,政改方案的研讨者们不得不首先选择服从于邓小平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考虑到党内高层的承受能力,先把现在要做的而且能做的提出来,将来才有条件做的先不去讲,留到十年后再讲再做。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只能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向前走一小步,但只要这个步子迈出去了,这一小步就可能会成为中国向民主社会转型的一大步,就有可能像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造成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现在走出这第一步,几年后下次党代会上再走下一步可能就会阻力小很多,而再下一步可能就更好走一些。应该说,对这种逐步渐进式的改革方式,赵紫阳、鲍彤和政改办的大部分同事们在当时都是明确的。

当年赵紫阳和鲍彤在政治体制改革研讨时期,就曾经设想过,经过三至四届党的代表大会,也就是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和整个国家体制向民主制度的转变。赵紫阳后来在回忆录中所谈的想法与他在当年主持政治体制改革时的主张,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


向宪政民主转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从1980年代的政治体制改革被中止至今,20多年已经过去了。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政治改革的缺位,中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向极端化发展,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绝对控制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虽然在发展经济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济上的市场化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化,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出现了体制性的腐败,导致了权力的市场化、资本化和私有化,权力腐败加速,权贵利益集团的形成;贫富鸿沟扩大,权贵贪婪掠夺,官员腐化堕落,社会矛盾加剧,群体事件此起彼伏;民众的维权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日臻成熟,互联网等新传播手段越来越被民众所广泛利用,形成越来越巨大的舆论场;国内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完全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当局的经济和政治决策;中共的执政基础和政治合法性经过不断流失已经所剩无几,进入为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中国开始进入“维稳压倒一切”的准紧急状态。与此相适应,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迅速向党国一体化的维稳体制演变,集权程度更加趋向极端。当局拒绝政治改革而实行的维稳政策,加剧了公权力与民众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许多地方开始走向对抗。

这些情况,赵紫阳生前都看到了,在他的回忆录《改革历程》,及宗凤鸣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杜导正日记——赵紫阳还说过什么》等书中也都有记录。赵紫阳认为,这种情况表明,现阶段执政党所坚持的“经济上放活,政治上收紧”,以经济发展代替政治改革的政策完全是一条死路。通过政治改革,实现中国社会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转型,是唯一的出路。赵紫阳的这些看法,不能不说是诛心之论。

向民主化社会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和迫切要求,但是这条路怎么走,还要看形势的发展和各派政治势力能否形成基本的共识。为了减少国家、民族、民众在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动乱造成的痛苦和损失,避免由此产生的经济上的滑坡和国力上的倒退,应该承认,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做法,和赵紫阳所主张的由体制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政治改良,是实现向民主化转型的一条社会成本最小的道路。

赵紫阳认为,能否实现向民主化的和平转型,关键在执政党。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民主转型的经验表明,由执政者主动进行政治改革,果断放弃集权体制,是有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也有可能得到成功的。1980年代台湾、韩国等向民主社会成功转型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陆1980年代那场由赵紫阳主导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证明了这一点,并且,也为执政党主动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当然,顽固坚持极权统治,拒不进行民主改革的当政者也有许多,但其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民众和历史所抛弃,这种结局,也是有目共睹。

六四过后的1989年6月23日,在为罢免赵紫阳总书记职务“履行正式手续”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前那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赵在他的“自辩发言”中,对这个国家的政治改革讲了一段话,值得引在这里。赵紫阳说:“一党领导必须能够解决民主的问题,能够解决对党和国家机关内部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以致某些腐败现象的有效监督等问题,一党领导才能增强生命力。因此我想我们党必须适应新时代和新情况,学会用民主和法制等等新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例如,要加强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加强与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完善并改进选举制度,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监督,用具体法律来保证和规范言论自由,允许经过合法申请和批准的游行,等等。总之,要使人民切身感受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享受到真正而切实的民主和自由。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增强对人民吸引力、凝聚力,它的优越性才能更加显示出来。因此,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就必须适应在民主和法制的条件下进行工作和生活。适应民主,意见纷纭,表面上是‘乱’。但是,有了在民主和法制范围内的正常的小‘麻烦’,就可以避免大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今后,党的领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要表现在积极领导人民进行民主和法制建设上,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真正的法制国家。而且,民主的旗帜如果我们党不去高举,就会被别人夺去。我觉得,我们迟早要走上这一条路。我们与其被动地走,不如自觉地、主动地走,因为我看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社会矛盾相当尖锐,党的地位已经大为削弱的时候去搞政治改革,局面很难控制。我想,我们应当在党的领导地位相对巩固的时候,主动地去搞民主建设。这样就可以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一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当然既使这样做,在民主和法制建设过程中,仍然会有一些痛苦、摩擦、甚至震荡,但这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发生危机,在我们党经过一番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以后,将会以崭新面貌,朝气蓬勃地率领全国人民前进,我主观上认为,这是真正为党和国家的前途着想。”(赵紫阳:《关于‘六四’事件的自辩发言》,载《改革历程》第367-368页)

这段真诚、平实、在理、发自肺腑、真正为共产党着想的话,值得每个中共党员,特别是对中国未来尚有责任心的中共领导人认真读一读,想一想。

吴伟,现代历史学者,1980年代由鲍彤主持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

左方口述: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沈洪记录整理)

《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去世

连清川:我不知道该怎样怀念左方,以及钢铁为什么终于没有练成清川书房 2021-11-08

南方传媒集团讣告:《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病逝中城网2021-11-04 22:11:56)

《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去世,“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2021-11-05

读左方《钢铁是怎样炼不成的》| 朱学勤

《南方周末》创始人方左出世,一个属于南周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原创 湖南王一飞 一飞上天 2021-11-05

路透社 | 菲律宾总统祝贺记者雷萨获得诺贝尔奖

Philippines president congratulates journalist Ressa on Nobel Prize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中午12:28.m

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之一、菲律宾记者玛丽亚·雷萨摆姿势拍照

马尼拉(路透社)-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的办公室周一祝贺记者玛丽亚·雷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称这是”菲律宾的胜利”,菲律宾很高兴看到这一胜利。

菲律宾新闻网站Rapper的创始人雷萨和德米特里·穆拉托夫在冒着菲律宾和俄罗斯领导人的愤怒揭露腐败和暴乱之后,分享了2021年 奖。

雷萨在法庭上一直在与拉普勒对杜特尔特政府顽固的调查报道、血腥的反毒战争以及利用社交媒体攻击对手等多个法律挑战作斗争。

总统发言人哈里·罗克(Harry Roque)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该奖项对政府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时说:”这是菲律宾的胜利,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当然,有些人觉得玛丽亚·雷萨仍然需要在法庭上澄清她的名字,”他在杜特尔特阵营周五对裁决的首次评论中说。

这位消防队长将2012年推出的Rapper描述为假新闻渠道”,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工具,雷萨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该奖项受到菲律宾许多人的欢迎,批评人士称,这是对杜特尔特 的谴责,杜特尔特是拉普勒的常客。

这是菲律宾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也是自1935年德国卡尔·冯·奥西茨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记者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克里姆林宫在周五 向穆拉托夫表示祝贺,称这位调查记者才华横溢,勇敢无畏。

Asked on Monday what her message would be to Duterte, Ressa urged him not to pursue a divide and conquer approach.

“I beg you, unite this nation. Don’t tear us apart,” she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news channel ANC.

(Reporting by Neil Jerome Morales; Editing by Martin Petty)

吴伟:蒋经国从独裁到民主的跨越

2009-04-20 03:27:34

按:刚刚过去的4月13日(2009年),是蒋经国诞辰100周年。在台湾,在世界上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人们都在以不同的形式纪念这位“中国民主宪政制度第一人”。一年多以前,在台湾解禁,实行民主宪政制度20周年的时候,我写下了这篇题为《从独裁到民主的跨越》的读书札记。今天,为了纪念这位逝去的伟人,我将此文略加修改,重新发表在这里,以表达我对他的尊敬和纪念,表达我对中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向往。

今年的4月13日,是台湾有“民主宪政制度第一人”之称的蒋经国先生诞辰100周年。这段时间来,我看了介绍和评价蒋经国推动国民党转型和台湾解禁的一些书籍和文章,感慨不已。愈加意识到,有的时候,特别是关键时刻,一个处于关键位置的政治人物,他的取向、选择往往能决定历史的走向。蒋经国正是因他暮年的作为而将名留青史。

  蒋经国,(1910年—1988年),蒋介石的长子。作为其专制老子的继承者,他曾经是长期利用情报特务系统,实施高压政治的独夫;但是在其晚年,却顺应了国际上民主化的趋势和岛内本土化潮流的压力,于1987年下决心果断地推动了国民党的转型,和废除实行了三十八年的“戒严”,实行开放党禁,开放报禁,并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由此,奠定了台湾民主宪政的基础。台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蒋经国也由此而完成了由独夫到伟人的跨越。他堪称在中国这块长期由专制制度统治的古老土地上,建立起民主宪政制度的第一人。

  据说,按计划,蒋经国和他的改革同志,原本也想要缓慢渐进地推进政治改革,一步一步转型的。一开始,他们预计转型要花二十年左右,他们也有二十年的时间可以用。他们认为,改革的路上会有各种阻力,有进有退,也常摇摆不定。但是,蒋经国心中的目标从未动摇──追求一个全民的民主。但是,从1986年起,他的脚步加快了,他开始加速把台湾转型成自由民主的社会。这一方面是他对台湾政局越来越有把握,一方面他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中国大陆的门户也打开了,开始了改革开放。他深信,台湾的民主示范,所激荡的波涛终将越过台湾海峡,对大陆改革的局势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以上见陶涵:《蒋经国传》)。陶涵(前美国资深外交官)在他的回忆中说到,198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大陆加速改革,对蒋经国来说,是另一个强大的刺激,迫他加速台湾的民主化。 “经国眼看台湾、中国、苏联、菲律宾及世界各地的民主运动交互冲击,逐渐相信中国的民主改革,是坚守统一理想,实践两岸统一唯一的一条路。同样地,他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陆,真正民主的改革,不是不可能的。”遗憾的是,这种局面,蒋经国没有能来得及看到。

  蒋经国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敢想敢做,有承担历史责任的胆略,更有为定国安民而甘冒政治风险的勇气。在开始他的政治改革之初,他已经意识到,一定会遭到党内一些势力的抵制,一定有人担心放开党禁报禁之后会导致天下大乱,担心会丢掉政权,担心会就此亡党。当党内大佬跑来对他施压时,蒋经国却淡淡地回答:“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作为一党的领袖,这需要何等的胸怀和勇气!如果仅从这句话看,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完全跳出了一党一派一己之私,真正达到了“天下为公”的境界!

  能够完成由独夫到伟人的跨越,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也正是蒋经国的难能可贵之处。毫无疑问,他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有国际上民主潮流的影响,有“江南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压力,有当时台湾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岛内民间反对运动持续不断的抗争,有他长期专制统治形成的“威权”高压,当然也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冲击,以及种种错综复杂的客观因素,但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他个人主观上的诚意和努力。有一篇文章中说得好:“他的胸怀、眼光和气度,他身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所给予他的重新创造历史的勇气,疾病缠身的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他要向历史作出交代,给岛上留下一个和平转型的空间。这是他的睿智,也是他的务实,他在生命最后时光的大手笔成就了一个政治家的美名,成全了那块饱经患难的土地。” 无论今天台湾民主的制度还有多少瑕呲,存在多少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无论人们对台湾的民主有着如何不同的评价,我们都不能不承认,那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社会,一个多元的民主社会,这一切固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但也决离不开蒋经国20年前的远见和决断。

  我特别欣赏蒋经国20年前在国民党内高层会议上讲的这样一段话:“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因应这些变迁,执政党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做法,在民主宪政的基础上,推动革新措施。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才能和民众永远在一起。”一开始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难以置信,它是出自蒋经国这样一个曾经是专制独夫的人物之口。而事实恰恰是如此。我感叹,从独夫到伟人的跨越,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无论他曾经怎样玩弄权力于股掌之间,无论他曾经是怎样对人民实行过高压统治,但是,只要他能够认清历史的走向,顺应民心,把握机遇,果断地带领他的党推动革新,最终与人民站到一起,最终成为历史上的伟人,还是能够实现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国先生,即为例证。

  在这里,我还是想引用我看到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时势造英雄。英雄同样也造时势。狗熊与英雄,庸才与雄才,小人与伟人,有时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狗熊之所以是狗熊,庸才之所以是庸才,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在于他畏首畏尾,患得患失,错失历史机遇,始终没有勇气跨出这一步。”

蒋经国简历:

蒋经国,(1910年—1988年),男,字建丰,浙江奉化县人。系蒋介石的长子。1922年到上海读书;蒋经国15岁时,也就是1925年积极参加五卅运动,同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学中有比他大六岁的邓小平。1927年毕业於莫斯科中山大学。国共关系恶化後,他表现得非常激进,大骂蒋介石“叛变革命”,公开声明与父亲脱离父子关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亚,其间与白俄罗斯姑娘芬娜(後改名蒋方良)结婚。

  1937年3月携妻带子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9年担任江西省第四区(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据说其政绩卓越,有称其为”蒋青天”者。1944年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中将主任。1948年金圆券改革,蒋经国至上海进行经济管制,与孔宋集团发生正面冲突,工作受阻。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后,蒋经国1950年担任总政战部主任,负责政工改制工作。旋兼任总统府资料室主任(国家安全局的前身),正式统筹台湾的情治工作。同年7月担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进入党内决策核心。此后蒋经国历任要职,包括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57年)、“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国防部”长(1965年1月3日)、“行政院”副院长兼财经委员会主委(1969年6月)、“行政院”长(1972年5月29日)等职。1975年,继蒋介石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1978、1984年连任“中华民国”第六、七任“总统”。

  1988年病逝,终年78岁。